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奏鸣曲式如何体现奏鸣性?

发布时间:2023-04-27 发布用户: -7喜加糖- 标签: 奏鸣曲式

问题概述:

奏鸣曲式如何体现奏鸣性?奏鸣曲式怎么判别?

奏鸣曲式如何体现奏鸣性?

讲述音乐作品的结构、组织方式,不能回避音乐的句法结构中的二部性与三部性曲式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型曲式类型.奏鸣曲式的结构陈述常常被比喻为类似文学作品人物和情节的陈述方式.呈示部(exposition)讲述故事主干情节,主要人物(主部)、辅助人物(副部)、相关人脉联系(连接部)、总结之前的"因果关系"(结束部).调性布局关系则可以比喻为小说中人物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滋生的土壤.本文论证了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作曲技法的不断更新,"奏鸣性"也以不同的面貌展现其结构内涵,现代音乐的各种参数(音高、音色、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表演方式)等等,参与了结构组织逻辑的构建,由此也引申出现代音乐范畴中种种复合型的音乐结构方式.从曲式原则到音乐结构逻辑是一条连接音乐结构发展的有机线索,


奏鸣曲式怎么判别?

奏鸣曲式是以两个在材料与调性上既有矛盾对比又有统一联系的主题为基础,经过展开与发展,最后再现统一的一种大型曲式 结构。其判别的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对比强烈的双主题呈示,两 个主题都在呈示部中首次陈述,主题的矛盾冲突在展开部展开;二是两个主题的调性在呈示部中对置,于再现部中统一,结合展开部 对主题的深化发掘,使奏鸣曲式成为便于表现戏剧性内容、深刻哲 理和矛盾冲突的复杂结构。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音乐相关百科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 sonata form,“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 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 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柔板

柔板、慢板属于音乐术语中的速度术语,表示乐曲根据不同表现需要而行进的速度。柔板表示乐曲悠闲、柔和,每分钟拍数56;慢板表示慢慢的,每分钟拍数52。两者都属于慢速。除此之外还有快板、行板等,这些都是用来表示乐曲行进速度的,节拍的速率,大致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

小行板

小行板,音乐速度术语,记号Andantino(每分钟70-75拍),指比稍缓的速度(即行板)稍微快的速度(有时可理解为微急的)。属中慢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广板

广板是音乐的基本速度术语每分钟46拍,属于慢速。

庄板

庄板是一种音乐的速度术语,每分钟40拍。

小快板

小快板指每分钟的节拍速率在108左右的音乐节奏。

中板(音乐术语)

行板出自意大利语,原意为“行路”,通译为“行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行板

行板出自意大利语,原意为“行路”,通译为“行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基音

基音,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这些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音就是基音(fundamental tone),其余为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