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箜篌的结构你都了解吗?来看看箜篌是怎样的构成的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10-19

箜篌的结构你都了解吗?来看看箜篌是怎样的构成的

箜篌(乐器)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被誉为"七十二行箜篌"。它的构造精巧而复杂,由多个部分组成。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箜篌的结构,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而美妙的乐器。



一、琴身

箜篌的琴身是整个乐器的框架,承载着其他各个部分。传统的箜篌琴身采用枫木制作,形状如一只长方形的箱子。琴身由上、下两块框板、前、后两块演奏面板和四块侧板组成。上下框板通过键盘与侧板连接,形成一个独特的弧形。


二、键盘

键盘是箜篌上用来按弦的部分,通常位于琴身的前方。键盘由多个按键构成,按键上面贴有象牙、玛瑙等材质的按键贴片,使得演奏者可以更加舒适地按弦。按键的数量根据不同的箜篌大小和型号而有所差异,一般为29至33个。


三、琴弦

箜篌上的琴弦是演奏音乐的主要部分。传统的箜篌有25至32根琴弦,取决于不同的地方和演奏风格。琴弦由丝线制成,每根琴弦都固定在琴身的上下两端,并通过琴桥连接到键盘上。琴弦可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音高。



四、琴桥

琴桥位于箜篌(乐器)键盘的前方,用于支撑琴弦,并将琴弦的振动传递到琴身上。琴桥通常由木材制成,形状类似一个小型的三角锥。琴弦从琴桥中穿过,并通过调弦螺丝进行调整。


五、调弦螺丝

调弦螺丝是用来调整琴弦音高的装置。箜篌上的每根琴弦都有一个相应的调弦螺丝,演奏者可以通过旋转调弦螺丝来改变琴弦的张力,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高。调弦螺丝通常位于琴身的侧面或背面。


六、横弦和徽

箜篌上的横弦是一种特殊的弦,位于琴弦之上。它们与琴弦平行,但不与琴弦共振。横弦对箜篌的音色和音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传统的箜篌上,徽是一种小木块,放置在琴弦上面,用于演奏时的按弦位置的参考。



七、琴带

琴带是用来悬挂箜篌并便于演奏者携带的部分。它通常由织物或皮革制成,两端固定在琴身的上方。演奏者可以把琴带放在肩膀上或颈部,使得箜篌可以稳定地悬挂在身体前方,方便演奏。


总结起来,箜篌(乐器)是一种结构精巧的乐器,由琴身、键盘、琴弦、琴桥、调弦螺丝、横弦、琴带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功能,为箜篌营造出独特的音色和演奏风格。了解箜篌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优美的乐器。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箜篌(乐器)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