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5首你不可不知的交响曲经典版!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The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IV. Allegro Non Troppo
“……充满悲剧性张力的第五交响曲,呈现出宏伟的展望和哲学的探索。”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Op.47》创作于1937年4至7月间, 通过前三个乐章的“奋斗”,最终抵达末乐章的“胜利”,是《第五交响曲》给人的直观印象,这一点很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此部交响曲引用了肖斯塔科维奇所作歌曲《Vozrozhdenije》(Op.46 No.1,创作于1936–37)中的旋律,尤为著名的是最后一个乐章,引用了普希金关于重生问题的诗作。有人认为这首歌曲是解读和理解整部交响曲的重要线索。
此外,评论家们注意到肖斯塔科维奇还在第一乐章中运用了比才《卡门》中“哈巴涅拉”的旋律,让人联想到肖斯塔科维奇早先对一个拒绝他求婚女人的迷恋:该女子随后移居西班牙,和一位名叫罗曼·卡门的男子成婚。
肖五第四乐章采用缩简的奏鸣曲样式(再现部没有出现第二主题),重拾了开头乐章高潮部分的交响曲元素,这一点即使不体现在具体的音乐素材上,至少也在音乐风格上有所呈现。
一个显得有点紧张的末乐章,将作品引入更为宁静的乐段。结束部分,在小军鼓和定音鼓独奏的短暂乐句中结束了全曲——D大调上的扩展和难以释怀的旋律重复且再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西班牙随想曲》第四、五章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No.4 Scena e canto gitano in D minor
No.5 Fandango asturiano in A major
《西班牙随想曲》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品中少见的一部以西班牙风格为主题的管弦乐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也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西班牙随想曲》正是因为独有的西班牙风格而别具魅力,受到极大好评。其中,第四乐章与第五乐章都有小标题。
第四乐章《场景与吉卜赛之歌》的引入十分有异域风情,所有出现的乐器都在这一乐章中表现了他们自己的独特完美的特性,展示了各个乐器的独特表现性和特征。
第五乐章《阿斯都里亚的凡丹戈舞曲》则是源于西班牙的西北部阿斯都里亚州的凡丹戈舞,同样具有着鲜明的特色。
勃拉姆斯 《G小调钢琴四重奏》(勋伯格改编版)
Piano Quartet no.1 in G minor op.25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的G小调钢琴四重奏作于1861年。这是一部重要的、雄心勃勃而又有些传统感觉的作品。
1937年,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1951)把勃拉姆斯四重奏重新调配乐器,改成一首由大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
勋伯格流畅地处理了复杂的曲式,通过增加旋律的色彩幅度,提高了作品的对比,加大情绪上反差。把一种更为积极的精神渗透在音乐的进行当中,并在极为辉煌的《吉普赛回旋曲》中达到了情绪的顶点。
他的改编除了重新配器外,更在勃拉姆斯的原作的结构上加入一些变化,改编的乐曲保留勃拉姆斯原作的精粹,更由于勋伯格的风格影响,使勃拉姆斯的作品变得富有强烈的20世纪时代气息,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第五乐章
Concerto for Orchestra: V. Finale - Presto
《乐队协奏曲》为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完成的。1943年初,巴托克虚弱的身体突然恶化。就在这时,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请求他创作一个作品来纪念已故的库塞维斯基夫人。
对于此事,二人推心置腹,促膝长谈。这次谈话后,巴托克的健康状况奇迹般好转,不久出院。
1943年八月,巴托克着手创作《乐队协奏曲》,十月总谱即告完成。第二年12月1日,在库塞维斯基的指挥下,《乐队协奏曲》由波士顿交响乐队首演于波士顿交响厅,大获成功。
《乐队协奏曲》极富盛名,第五乐章尤其。同第一乐章类似,这部分是非常自由的奏鸣曲式。以火一样的无穷动音型开始,继而出现的是舞蹈般的节奏。发展部则包含一个非常复杂的赋格式片断。全曲的结尾则一反巴托克的常态,以异常明亮的光辉达到尾声。
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
Symphony No.1 in E minor, Op.39: IV. Finale (Quasi una Fantasia)
1898年的初春,身在柏林的西贝柳斯萌生了编写人生中第一首交响乐的想法,并打算把这首优美的交响曲称为一个“音乐对话”。他希望将一些特殊的元素融入进这首特殊的首曲子。
西贝柳斯将《第一交响曲》分为了四个乐章,且每一个都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和独特的故事:第一乐章象征着海上的呼啸寒风,凛冽刺骨;第二乐章描绘着德国诗人Heine中“北松思南棕”的情景;第三乐章讲述了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冬天的故事“;
而第四乐章代表着了Johani Aho的小说《Panu》中所提到的“玖玛的天堂”,讲述了一个在基督教和异教之间所挣扎的信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