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中国民族乐器合奏音乐中丝竹乐详解?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3-28

中国民族乐器合奏音乐中丝竹乐详解?  丝竹乐是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演奏的民族乐器合奏中的一种音乐形式。最古老的丝竹乐演奏是琴瑟与箫管的合奏,常为歌唱和舞蹈伴奏,后来发展为独立的表演形式,常在宴会中演奏。宋元时期,在城市的娱乐场所常演奏的“细乐”,所用乐器有箫、管、笙、


近代丝竹乐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潮州弦诗”以及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白沙细乐”等。丝竹乐的特点是乐队小巧,音乐风格轻松、细腻、优雅。
江南丝竹 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小城市颇为盛行,并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发展格局。江南丝竹使用的乐器,有琵琶、二胡、扬琴、三弦、笛、笙、箫,以及打击乐鼓、板、木鱼、铃等,其中二胡和笛子是主要乐器。乐队一般3~5人,多则7~8人,常以笛(或箫)为领奏。演奏中,各乐器声部的骨干音基本相同,但乐手可即兴装饰加花。乐手之间凭演奏经验、合作默契而相互配合,使各声部疏密交错,主次分明,有分有合,构成一个有变化又有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江南丝竹的曲目有“八大名曲”之说,即《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清末民初时,广东戏曲的伴奏乐队、街头的卖艺人以及农村的一种乐队组合形式“八音会”,常常演奏戏曲过场音乐和民间小曲,当地人称之为“过场”“谱子”等,传到外地后,外地人称之为“广东音乐”。早期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有二弦、提琴(与板胡相似,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等乐器。20世纪20年代中期,广东音乐改以粤胡和扬琴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有秦琴、椰胡、洞箫等,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其他丝竹乐器。
广东音乐的曲目有传统音乐和民间创作音乐两类。传统音乐包括古曲、民歌、戏曲音乐等;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60多位广东音乐的作曲者,产生了大量民间创作曲目。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旱天雷》《雨打芭蕉》《双飞蝴蝶》《饿马摇铃》《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以上是:中国民族乐器合奏音乐中丝竹乐详解?的相关内容。

资讯发布者

喜欢电音,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注TA

相关百科

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是指世界各地民族的独特乐器。分为中国民族乐器和世界其他民族乐器。中国民族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唢呐、二胡、琵琶、丝竹、鼓等,中国民族乐器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