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竹琴是傣族、佤族、克木人和控格人的打击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思茅地区西盟、孟连,临沧地区耿马、沧源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竹琴有什么历史背景吗?
竹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元年。当时,有道士怀抱渔鼓演唱俗曲进入四川境内宣传道义,因手持竹简板、竹筒传道,这种表演形式被命名为“道筒”。随后,善男信女也加入其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琴逐渐在四川地区传播开来,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和表演风格。其中,以贾树三为代表的“贾派竹琴”影响最大。贾树三将竹琴演唱的四句腔简化为两句,改“慢七眼板”为“快三眼板”,并将川剧的弹戏、胡琴戏唱腔和四川清音、民歌小调等大胆移植到竹琴音乐中,创造了丰富多变的“彩腔”,迅速流传四方。
在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中,发现竹琴在清朝末期由川东传入利川,并很快在利川市城区及柏杨坝、汪营、忠路、团堡等乡镇传播,并逐渐渗透到其他乡镇。竹琴道具通常就地取材制作,曲调优美,地域特色显著,文化艺术价值很高。同时,竹琴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不拘条件,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深受群众欢迎。
总的来说,竹琴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用)
(没用)
竹琴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
电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