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竹琴

竹琴,又名道琴、道筒、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

竹琴

竹琴

竹琴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于湖北沔阳、武汉、宜昌,湖南的祁东,安徽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

竹琴形制结构

形制与竹筒琴相近。琴体用两端带有竹节的大龙竹制作,筒长50厘米~60厘米、外径8厘米~10厘米,在两个竹节之间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音孔两旁分别剜起两条竹皮篾丝为弦,每条竹丝弦长35厘米、宽0.15厘米,弦两端下面各支一个竹制琴马,使竹丝弦离开筒身并具有一定的张力,移动弦下的琴马,可调节竹弦的音高。在两条竹弦和筒身之间,还夹有一个棱形篾片以调音。每支竹琴可发出四个乐音。

竹琴演奏方法

演奏时多为坐姿,左手持握竹琴一端或将其平置于桌面及地面上,右手执小竹棒敲击竹皮弦,发音叮咚有声,但音量较小,音色较柔和。

竹琴代表人物

在贾瞎子的门徒中,成绩裴然者有裴墨痕、周玉龙、周玉林、赵幼成、越云龙等。如今,贾瞎子的第三代传人张永贵仍继续饮誉四川曲坛,被视为当代竹琴“坝调”的唯一正宗代表。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四川竹琴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华国秀、吴卡亚、刘国福。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蒋其书 、潘光正、张克宪、黄晓鸣、胡冯、吴永发、付开国、张克俊、金同荃、卢章田、谭华波。

竹琴的派别

竹琴按演唱风格分为“成都派”和“川东派”,前者韵味近似四川扬琴“大调腔”,所以又称“扬琴调”或“坝调”;后者韵味则类川剧胡琴的“二黄腔”,故而亦称“中和调”。竹琴在近代最负盛名的是“扬琴调”的贾派绝技,系人称“贾瞎子”的成都皇城坝回民贾树三(1894--1951)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