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少数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乐器,一起来看一下吧。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不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韵,还常常带着美丽的习俗和传说,下面就介绍几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芦笙,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还是苗族男女青年恋情的“红娘”,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情曲,姑娘们闻声便心领神会。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但内行人一听自明。
苗家每年还会举行盛大的“芦笙节”,在节日里,平日寂静的山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不仅本地的芦笨手,就是百余里外的芦笙手都会披星戴月赶来参加献艺
克亚克,柯尔克孜族的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大家看这家伙的外形看起来是不是和小提琴很是相似呢,但是它并不是靠在脖子上,而是夹在两膝之间演奏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民间拉弦乐器。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照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顶部,因此得名
马头琴的声音圆润低回,是演秦蒙古长调最好的乐器。如今蒙古马头琴及其音乐都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奇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牙墙迎海舶,铜鼓赛江神。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赞美铜的名句。对我们处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人来说,铜鼓已成为一种很陌生的古代少数民族乐器,关于它的来源、它的制作工艺和它内在的含义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团迷雾。
铜鼓的神秘奇特首先表现在它的起源上,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铜鼓的来源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也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它们的真正来历已无从可考。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铜鼓是一种神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的来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布依族、苗族人认为,铜鼓是海龙王送给他们的宝物:广西南丹白裤瑶族人认为铜鼓是猴王送来的:壮族人认为铜鼓是天上的雷公造的,雷公就是靠铜鼓来耍威风的,连天上的太阳都是雷王的铜鼓变成的:而水族人则认为,铜鼓是水族工匠仿秦始皇宫门外的一个铜鼓造的,又说水族原有的铜鼓又笨重又沙哑,后经孔明点化,加以改造才变轻便,声音也变洪亮了的。
(有用)
(没用)
民族乐器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