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学习小提琴,关于音准,我有自己的见解。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2-10-28

学习小提琴,关于音准,我有自己的见解。

小提琴演奏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它的音色轻盈悦耳、沁人心脾、它宛如优美的歌声在你耳边盈绕。众所周知,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的乐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辉煌的音乐艺术成就已如今成为器乐中的佼佼者。在我国,小提琴的演奏艺术深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学习小提琴的人数越来越多,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业余爱好者和小提琴初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作小提琴的爱好者在学习和演奏小提琴时往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音准问题,自己所演奏的旋律总是那么刺耳,却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今天就来谈谈关于小提琴音准的话题。




一、音准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音准是小提琴的“灵魂”和“生命”,是伴随小提琴学习全过程的永恒话题,同时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发现自己所演奏的旋律不那么悦耳,问题就出在音准上。小提琴在演奏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在演奏过程中不允许出现错误,而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就是音准问题。小提琴的音准与其本身的构造有关,其它乐器如:钢琴、琵琶等,它们有键盘或音品,只要把音调准,演奏者开始演奏即可,在演奏过程中不存在音准问题。这类乐器具有一种“有形”的键盘,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非常直观,这种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音高位置的音准称为“视觉音准”。而像小提琴一样诸如此类的弦乐器,它们拥有一种“无形”的键盘,眼睛只能看到黑黑的指板,却看不到具体的音高位置,这样就给演奏着带来一定的困难。掌握这类音准需要有很好的耳朵,即对音高非常敏感,这种靠耳朵去辨别音准的称为“听觉音准”。无论是视觉音准还是听觉音准,我们都必须很好地把握。小提琴的音准问题是学琴者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 其他技巧的练习意义就不大了。


二、小提琴学习者普遍存在着音准问题


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历来是小提琴教学和演奏中的一道难题。这道难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也困扰着教师。学生每天练琴时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纠正音准上,即便是这样,在公开考试和音乐会演出时,拉不准音的情况还是随时都可能发生。初习琴者想要把音拉准更是仿佛沙漠中寻找绿洲一样艰难。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音准困难时同样不轻松。他每天必须一边忍受学生奏出的大量不准的音,一边细心地为每一位学生分析和找出拉不准音的具体原因,并极其耐心地、清楚地给他们讲解拉准音的方法,指明通往正确音准这片绿洲的道路。小提琴的音准问题是学琴者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小提琴拉不准音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讲,小提琴是一件音准较难掌握的乐器。首先,它除了四根空弦是固定的音高外,其他所有的音都是靠演奏者在演奏中自己在指板上寻找。指板上面既没有眼睛能看得见也没有手指能摸得到的有关音的位置的标记。这无疑就给演奏者在音准把握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音的位置找不对,音就不准了。另外,小提琴运用的音律较为复杂,这也增加了音准的难度。主观上的原因则是演奏者没有掌握拉准音的方法。虽然客观上小提琴的音准较难掌握,但这并不意味小提琴的音准就不能掌握。只要我们主观上做出努力,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拉准每一个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以上是:学习小提琴,关于音准,我有自己的见解。的相关内容。

资讯发布者

喜欢电音,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注TA

相关百科

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和谐明亮琴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吉他

吉他(意大利语:Chitarra),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 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

弦乐器

弦鸣乐器,由绷紧的、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