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17
人们经常说的“音质”到底是什么?
音质是指声音在音响技术中体现,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音量、音高和音色。声音的音量,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也称为音高,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
而在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而在同一音量下。
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真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
如果声音的泛音和谐,听起来就优美动听,那么,其音质的数值是由实际比特率决定。
音质粗细感
指声音粗糙与细致。乐器是应该有适度的粗糙感的,而且每 一样乐器的粗细感也不相同,如果声音超过原乐器应有的细致的话 ,就会失去了那乐器应有的质感,且有时声音不够活泼;如果声音超过了乐器本身应有的粗糙质感的话,所听起来的声音就会显得刺耳难听。所以音质的细腻与生动 ,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声音纯净度
音响器材质能不能重现原来乐器的音质,除了重重的转换过程因素之外,还会有器材本身渲染的因素。例如用塑胶制成的喇叭箱,就会在回放声音中加入塑胶声 ;用铝、铜、铁做的机箱,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声音;而各式各样不同的零件,如晶体、真空管、电容器、电阻等,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音质出来,渗入到回放声音之中 ;零件的品质不良而产的生杂音,也会使得声音有杂质。
音质的弹力
最高标准当然是恰如其份,望文生义,就好像我们吃面条、米饭那种QQ糖似的有弹性的,扎实的感觉,可以说是尾韵,也可以说是阻尼适度的共鸣现象。
其实在音乐里 ,弹性是无所不在的,并不一定光只指低音部分。好的声音无论是低音、中音或甚至高音,都应该有弹性,但影响整个音域弹性的部份,主要还是在低频。
如果音响器材对低频的控制力不好,则出来的低频是软的、松的、拖的,或没有尾韵的;如果低频有过分的阻尼,收尾太快 、太短,以及没有余韵,那低频的细节就不会完全表现出来。好的低频应该是有弹性的,声音出来应该有尾韵的,像弹簧似的会弹出去又收回来,是有韧性的 ,有弹力的。
音质密度感
声音的密度是不是紧密得恰如其份,密度不够声音会疏、会散、会肥,不够凝聚。由经验中发现,每样器材在不同的频率中,声音的密度并不一样,因此 必须分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项目的密度来比较。
浑浊:浑浊这种音感是同20赫兹左右的频率赋予的,而高于80赫兹时,音感就会偏厚,因此具有浑浊感的音响一般基频很低,而且很少有丰富的细节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征的乐器音源一般都是超低频区。
雄壮:单纯从音感方面来看,雄壮感是80赫兹频点处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从音型特征上来看,短促的低音打击音型乐器具有更强烈的雄壮感效果。
浑厚:这种音感是频谱较宽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所以浑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频较低,频谱较宽的音源。
淳厚:淳厚是指具有较高融合性的低频音响,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是钢片琴的低音区。
丰满:这是频率在100~250赫兹之间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征,一般发音在此频段内的音源,都必然会有丰富的音感效果。
宽厚:丰满的音源如果频谱更宽一些,就会产生宽厚的音感效果。
饱满:这是一种叫强劲度的低频音响,一般加置有“涡失真”效果的电贝司,此音感特征非常明显。
圆润:指比较柔和中低频饱满的音响。
柔和:与圆润相比,柔和感更偏于轻柔,是一种相对音量小的音响。
清凉:频谱集中在2000~8000赫兹之间的音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清凉感效果。
尖细:频谱集中在6800赫兹左右的音响一般都尖细冰冷的。
冰冷:尖细的音响如果还带有类似失真的感觉,即可产生冰冷的音感效果。
纤细:频谱在8000赫兹以上的音乐,一般都具有纤细的音感效果。
融合:一般不易突出的柔和音响,都具有一定的融合感。当然,所有的音源都可以用融合或或不融合的程度衡量。在乐器中,一般认为中提琴、大提琴的融合感最好。
干涩:这是融合感的反义词,一般和谐泛音缺乏、不和谐泛音突出的高频段音响,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干涩,在乐器当中,他主要是由于极高音区缺乏共鸣所造成的。
坚实:600赫兹左右的窄频带音响,以及发音短促的音型,都具有某种坚实的音感效果。
空洞:指带有“染色”效果的音响,此音感特征常常常常被人们用于形容大木鱼的音色。
温暖:这是一种形容乐音中低频色彩性的词,他一般与音响的“染色度”成正比,如:排钟,就具有次种音感。
粗犷:低频音响如果带有类似过载失真的效果,即可形成粗犷的音感。
粗糙:粗糙感是一种略带毛刺音的音响,一般小号、圆号在吹奏中音区时,都有此音感特征。
沙哑:特制带有明显“气流沙音”的虚浮声响效果。
强劲: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一般是指较低频段内的雄浑音响,如大管的低音区等。
紧张:这是乐音内含有某些特别的不和谐泛音成分的结果。
力度感:力度感在低频段特指200~500赫兹频段内的音响,如:大鼓、大胡的低音区,力度感就较好。
通透感:指冰凉的高频音响,像冰水一般空灵澄净的通透感觉。
色彩性:指有一定质感的高圆润度音响。
无力:如果乐音中缺乏中低频的频谱成分,一般都可以使起发音变虚弱,无力。
发虚:这是乐器在发较高音阶时,杂音增多所引起的,同时中低频不足,这种杂音通常类似于气流沙声。
极高频:
16K-20K 冰凉色彩 提升有神秘感;
10K-16K 高频泛音,细节;
高频和高频低段:
8K-10K S音;
6K-8K 冰凉度、通透度, 提升齿音重;
5K-6K 语言的细节,提升声音锋利、易疲劳;
中频上段:
4K 通透度,提升 咳音;
2K-3K 对通透度有影响,提升声音硬,冰冷,不自然;
中频:
1K-2K 通透感、顺滑感,提升有细腻感、降落松散;
800 力度,提升喉音重;
500-1K 人声基音、声音廓,提升语音前凸、降落语音收缩感;
300-500 语音主要音区,提升语音单调、降落语音空洞;
中频低段:
150-300 声音力度、男声力度,提升声音硬、无特色,降落:软、飘;
低频:
100-150 丰满度,提升有力度、降落单薄;
60-100 浑厚感,提升轰鸣(轰)、降落无力;
20-60 空间感,提升低频共振(嗡)、降落空虚;
低频上段80-160;中低频40-80;低频下段20-40。
反馈抑制器
音质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