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粤语流行歌曲研究: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与兴衰

分类: 音乐资讯

日期:2022-11-02

粤语流行歌曲研究: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与兴衰

流行音乐,是香港普及文化极重要的一环。论影响,香港流行音乐几乎无远弗届,而且范围深广得超乎寻常。全球华人触及之余,连非华人如泰人,如马来西亚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时候,凌驾电影、电视,和文字作品之上。


1、“流行”的定义

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认为“流行”(popular)一词,至少有四个通行意义:第一,泛指大多数人喜欢的事物。第二,指不在“精英”或“高尚文化”之列,质素比较低下,价值不高东西。第三意思,是故意赢取大众欢心;有“哗众取宠”味道。最后的意思,是大众为自己个人所做的事。本文作者认为,用这四个意思来看“流行音乐”,的确非常适合。连“哗众取宠”也适合之至。因流行音乐正是想吸引大众,时常刻意哗闹一番,来唤起注意的。

2、“香港流行音乐”的范围

“香港流行音乐”,另有些范围限制:
(1)、香港人制作和创作。
(2)、灌录成唱片,作为商品出售。
(3)、为人提供娱乐。
(4)、可供伴舞。
(5)、有歌词可供一般人歌唱。



流行音乐,的确是为听众提供娱乐。大部分人听音乐的习惯,根本不追求严肃。据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主任菲立德嘉(Philp Tagg)的统计,现代人每天平均会有三个半小时会和音乐接触,而接触的又大部分是流行音乐。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看,单是比重已经有研究的价值。何况,严肃和艺术的等号不是绝对。一个流行音乐人,虽然未必有过严格的学院训练,但真要达到听众接受的一般水平,也要花一段为期不短的浸淫,绝非外间所误解的一蹴而就。

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按其情况,分为:

(1)、《夜来香》时代(1949-1959)
(2)、《不了情》与《绿岛小夜曲》时代(1960-1973)
(3)、《我係我》时代(1974-1983)
(4)、《滔滔两岸潮时代》(1984-1997)



每段时期,长短不一。第一分期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批上海音乐人南下香港定居开始,一直经过国语时代曲在香港生根,逐渐“港化”,到“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港设厂,掀起“黄梅调”与“港式时代曲”之前止。称之为《夜来香》,有“夜上海”来到香港的含义。
第二期由1960到1973,是“港式时代曲”兴起,与台湾时代曲后来在港流行的一段时期,“港岛时代曲”的最佳代表,是王福龄谱陶秦词的《不了情》。而《绿岛小夜曲》是周蓝萍名作。此曲香港曾改成粤语《友谊之光》,人人会唱,但在台湾,却多年成为禁歌。这也反映了香港歌曲后来流行台湾的一种微妙背景。
第三段分期,由1974年顾嘉辉曲、叶绍德词、仙杜拉唱的《啼笑姻缘》面世开始,到1983年。红磡的“香港体育馆”落成,令“演唱会”文化兴起,促成本港粤语流行曲进入空前旺盛阶段之前止。称之为《我係我》,因为香港本土意识,在这时期确立,所以摘用《问我》一句结语歌词,以名这个香港流行曲找到自己声音的年代。第四时期,1984年开始,中国开放,香港歌在中央台“春节晚会”出现,“红馆”建成,香港变成海峡两岸最能自由表达的华人普及文化重镇,港产流行曲开始传遍海外,连最不可想象的“非粤语地区”,也有人学唱香港的粤语歌曲。然后,两岸潮來潮去,香港音乐工业由盛而衰,内忧外患,令港歌光芒黯哑。而恰好这由高而低的转折,正在1997年,真是适逢其会的巧合。《滔滔两岸潮》是香港流行曲《笑傲江湖》的一句,正好描述了这时代的波涛澎湃,令人身不由己。

以上就是关于粤语流行歌曲研究: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与兴衰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喜欢电音,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