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音乐资讯
日期:2022-11-23
谈谈你对不同体裁歌曲的认识?
歌曲艺术属于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体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歌唱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宽范围。目前,一般认为,音乐体裁大致可分为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民歌改编曲、秧歌剧、影视歌曲、歌剧、清唱剧、音乐剧等种类。
民歌一般是来自于民间口头传唱,富于地方色彩的歌曲。民歌歌词通俗上口,旋律优美流畅,演唱采用各民族、各地区方言,体现其神韵和风格。各国民歌均表现出各个民族特有的感情,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风貌和习俗。
最早的民歌伴随着人们的语言和劳动而产生。我国广袤土地上的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的不同,尤其是语言及各民族音调的区别,形成了斑斓多彩的个性风格。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及大量的说唱艺术都大量吸收了中国民歌的养分,并从中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歌唱形式。从体裁形式上看,中国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类型。如陕西民歌《揽工调》,江苏民歌《长工苦》,浙江民歌《车水号子》,江南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根据文学家的诗歌而创作的歌曲,是诗和曲的结合。艺术歌曲旨在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共同作用,激发出一种灵感和氛围,让听者能够透过某种语言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审美韵味。艺术歌曲通常在音乐会上表演,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于其它一些歌唱形式——如歌剧——而言,是难以达到的。与民歌相比,它无论歌词还是曲调都经过作者精心琢磨,并赋予技巧性的艺术构思,同时,艺术歌曲异常强调伴奏的艺术处理,因此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把伴奏的写作作为歌曲整体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艺术歌曲的名称不同,如德国称“Lied”,俄罗斯称“Romance”,法国称“Melodie”等。虽然名称不同,风格也不同,但在类型属性上,均属艺术歌曲范畴,是一种结构更精致、更完美的音乐会独唱歌曲。在欧洲音乐史上,意大利、德国、法国、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保持有崇高的艺术地位。
群众歌曲是一种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歌唱艺术体裁。群众歌曲最早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为了将更多的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歌唱体裁就应运而生。它不仅在战争中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且也为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历史经验和纪录。音乐是人类行为过程的结果,它成形于某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的影响。因此,群众歌曲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于民族危难之际诞生,也是迎合当时政治需要的结果。群众歌曲大多数都是以大合唱,重唱和小组唱的形式来表演的。这些集体演唱形式使群众歌曲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的特点,它使大量的群众加入到了音乐的表演和音乐的活动中。在“群众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一些民间的俗语和生活用语被艺术化、诗歌化了。
民歌改编曲是指在保留原有歌曲音乐旋律、风格精髓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民歌改编曲提高了歌唱者的演唱技术,增添了戏剧效果,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蓝花花》、《小白菜》、《孟姜女》。其中改编曲《蓝花花》被称为新时期民歌改编的典范,广受演唱者的青睐。民歌改编曲还有《孟姜女》、《小白菜》、《绣荷包》、《龙船调》等。
秧歌,原本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特别是陕北甘宁边区农村的一种大众化的民间艺术。这种民间艺术由于其载歌载舞的独特表演形式和质朴火辣的浓郁生活气息,在广大群众中颇有影响。我国的秧歌基本形成五大类系:即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1942年至1945年间的解放区的秧歌剧共有169篇,有《开荒》、《开荒前后》、《兄妹开荒》等。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反映了边区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曲调具有浓郁的民间音乐特点,充满了劳动气息,既有载歌载舞的秧歌表演,又有鲜明的人物及动人的戏剧情节,成功地表现了边区农村青年蓬勃向上的新风尚、新面貌。同时还有反映边区民众的政治生活,配合当时的选举运动、反对迷信、减租减息运动而改编的《选举去》、《破处迷信》、《减租》等秧歌剧。另外还有再现边区新型家庭关系,或其他涉及开荒、逃难、拜年、竞赛、识字、拥军等主题的秧歌,如秧歌剧《夫妻识字》、《买卖婚姻》、《一朵红花》等;还有描述军民关系的,如“鲁艺”排演的秧歌剧《拥军花鼓》、《牛永贵挂彩》、《红布条》、《刘顺清》、《大家好》等。
影视歌曲,即电影电视中的主题歌或插曲。它能够起到揭示剧本主题、渲染剧情、烘托人物、升华剧本思想感情的作用,让观众在视听双重震撼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不少影视歌曲经过时间的考验都成为了艺术精华的沉淀,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我国的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上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长期以来它鼓舞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在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勇往直前。今天,只要我们一听到它就肃然起敬,精神振奋,它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战歌。令人难于忘怀的还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等影视爱情歌曲,它们就像沉浸着浪漫的红酒,让人回肠荡气。通俗唱法有韩红演唱的电视剧《天路》主题歌《青藏高原》,极富个性,让人震撼;戏曲唱法有老艺术家骆玉笙演唱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别有韵味,感人至深;美声唱法有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跌宕起伏,充满豪气;民族唱法有彭丽媛演唱的电视剧《江山》的主题歌《江山》,声情并茂,婉转悠扬。影视歌曲的风格正一步步地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必将大大地丰富我国的影视艺术表现力。
歌剧是一种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以声乐和器乐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歌剧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其内容与规模之不同划分为大歌剧、正歌剧和轻歌剧。
这是一种只唱不演、没有舞台动作和舞台背景,介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为表现形式,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十七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十八世纪以前,清唱剧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圣经》故事和世俗音乐两大类别。十九世纪以后,清唱剧的内容题材日益扩大,加入了爱情故事的内容,现代作曲家们已经用这种体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题材。著名的清唱剧有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四季》和黄自的《长恨歌》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说:音乐喜剧,又名音乐剧。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由喜歌剧及小歌剧演变而成。它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解。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国S.琼斯的《快乐少女》(1893)。音乐喜剧盛行于纽约的百老汇,故又称百老汇音乐剧或美国歌舞剧。其内容偏重于幽默风趣及谈情说爱,音乐轻松愉快。如J.克恩作曲的《戏船》、G.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R.罗杰斯的《音乐之声》。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
以上就是关于谈谈你对不同音乐体裁的认识的详细介绍。
音乐体裁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
CHAMBER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