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20
五线谱是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五线谱的发源地是希腊,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五线谱的发源地是希腊。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间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加线与加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
加线: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加间: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在五线谱的第一个符号是高音符号或低音符号,在高低音符号后有时会有升降号,通常“#”理解为升号;“b”理解为降号。PS:“#”的中间的小方块把那一行给切断了就称“升X”同理,“b”把那一行切断了就称“降X”。
在升降号后会有一列数字(两个数字),这些数字念“几几拍”(通常从下往上念)例如第一列就念成:四二拍 PS:有时没有数字只有C,通常C可理解为是四四拍。
每一小节都会有小节号,就是一条竖杠;如果有两条竖杠(一条细一条粗则为结束符号)。反复符号 ||:(开始反复符号):||(结束反复符号)。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关于“五线谱包括什么和什么组成,五线谱术语大全解释!”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五线谱的相关知识。
五线谱记谱法
简谱
五线谱
柔板
小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