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小知识:五线谱的命名与构成规则!
五线谱:记录音乐符号的五条平行的线所组成的五条线。五线谱所构成的四个空间(以下简称“间”)。五线谱的五条线是由下而上排列的。
之所以定义为五线谱而不是六线谱的原因是“五”这个数字不多也不少,如果太多的话会产生过于繁杂、眼花缭乱、喧宾夺主的副作用;过少的话,难以达到表示音高的效果。同时,五线谱记录音高的范围时是有限的,如果要是记录更高或者更低的音时五条线不够用,我们可以在五线谱的上方,或者是下方临时另加线和间,我们称之为加线,或者是加间,下面就来详细讲解。
一、谱号的类型
G谱,他将五线谱的第二线定为小字一组的G音
F谱,将五线谱的第四线定为小字组的F音
C一线谱,为第一线上的C谱号,C二线谱为第二线上的C谱号
C三线谱(中音谱表),C四线谱(次中音谱),C五线谱
二、谱表
1、G谱表、F谱表、C谱表,称单谱表。
2、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线连结起来,叫做大谱表。
3、在数个单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直括线或花括线将其连结一起,叫做连谱表。
4、连谱表分为合唱式、合奏式、独唱或独奏加伴奏式。
5、连谱号中的由括号(分为直括号和花括号两种)和起线(连接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组成。
三、五线谱的构成规则
线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间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加线与加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如图2所示)
加线: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加间: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