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3-30
丝竹乐是什么意思?它的音乐特征是什么? 丝竹,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是华夏先民所创。“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江南丝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等。著名乐曲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黄淮流域的贾湖遗址所出土的骨笛,八千多年前,一只仙鹤死去,华夏先民给尺骨钻上了孔,从此,人类世界响起丝竹声。
“丝竹乐”盛行于中古时期。经历了汉代“相和大曲”(常用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筝7种,其中琵琶即阮,均为汉族乐器)、魏晋时期的“清商大曲”(常用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15种,依然为汉族乐器,享有“华夏正声”美名)和唐代“燕乐大曲”(包括“龟兹乐”、“西凉乐”、“清商乐”3种不同风格音乐及其乐器组合)三个阶段。
《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晋书·乐志》中就有“丝竹更相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的记述。自魏晋以来的诸多文献中,唐·韦应物 《金谷园歌》:“ 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明·李贽 《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丝竹音乐多在室内演奏有关。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常用的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江南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中著名的有所谓“八大曲”,其中一曲为《中花六板》。
以上是:丝竹乐是什么意思?它的音乐特征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丝竹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