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迪斯科的演变历程,在爆炸声中消失的动次打次——迪斯科(Disco)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1-18

迪斯科的演变历程,在爆炸声中消失的动次打次——迪斯科(Disco)

1979年的七月十二日,是流行音乐史上的“迪斯科销毁之夜(Disco Demolition Night)”。在芝加哥科米斯基公园球场,一声巨响过后,成百上千张迪斯科唱片被炸得四散飞离,据现场目击者称,有些唱片碎片的飞行高度至少超过六十米(200英尺)。由于爆炸之后的骚乱,导致原本应该继续进行的芝加哥白袜队(Chicago White Sox)和底特律老虎队(Detroit Tigers)的下半场棒球比赛被迫取消。



这个夜晚常被认作迪斯科音乐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之后,风靡全美的迪斯科迅速退出主流,留存于夜店和舞会上,或融入其他的音乐形式之中。

迪斯科(Disco)这个词语源自法语Discothèque。Discothèque原指“黑胶唱片图书馆(library of phonograph records)”,但后来也被用于称呼夜总会,在1964年九月的花花公子杂志(Playboy)中,“disco”作为“discothèque”的简写出现首次出现,后被广泛使用。




在美国,迪斯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逐渐在纽约的一些私人俱乐部中流行开来。因这些俱乐部通常有较为浓重的男同性恋氛围,很少有乐队愿意在这些俱乐部和酒吧中驻场演出,主办方不得已只好雇佣DJ(Disc Jockey)来播放唱片。这些DJ在迪斯科早期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迪斯科的传播,大众也喜欢上了这种动感的“舞曲”,平时以摇滚或者布鲁斯为主的一些酒吧开始跟风播放迪斯科音乐来吸引顾客,逐渐让传统的摇滚乐感到了威胁。



在迪斯科兴起的过程中,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其包含的同性恋文化。以红极一时的迪斯科乐队Village People为例,乐队最早由作曲家Jacques Morali和他的合伙人Henri Belolo发起,他俩负责作曲,由另外六个男性来演唱和跳舞,六个人分别扮装:美洲土著人、士兵、建筑工人、牛仔、运动员以及警官等形象,旨在吸引男同性恋听众(有人说这是Gay Video中的经典造型)。没想到的是Village People因其有趣的造型在广大听众面前一炮而红,而不仅是在同性恋群体中。其经典歌曲“Y.M.C.A.”至今还经常在美国的体育比赛中播放,全场观众合唱跳舞。而当时,大家只以为“Y.M.C.A.”表示“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却没几个人知道这首歌背后的同性恋含义。如今它已然成为“男同性恋圣歌(gay anthem)”之一。要是明白歌曲的深意,美国海军也不会把Village People的另外一首热门歌“In the Navy”用于征兵广告了。



在七十年代中期,迪斯科歌曲逐渐开始在榜单上崭露头角,出现了不少No.1热歌,比如前些被用于电影《功夫熊猫》的“Kung Fu Fighting”。比较有名的早期迪斯科艺人包括MFSB、The Jackson 5以及Donna Summer等等,这三位音乐人都值得一提。MFSB在主流大众面前称自己为“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他们在自己最早的粉丝圈里却被称为“Mother Fuckin' Son of a Bitch”。The Jackson 5后改名为The Jacksons,很多人都知道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而Donna Summer乃当之无愧的“迪斯科女王”,要想了解什么是迪斯科,听听她的歌就明白了。

在1977年,一部名为Saturday Night Fever的电影上映,获得了巨大成功,彻底地将迪斯科音乐引进主流。Bee Gees乐队为这部电影创作的同名迪斯科专辑是历史上最畅销的专辑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迪斯科的演变历程,在爆炸声中消失的动次打次——迪斯科(Disco)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