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3-03
弦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过去。关于小提琴的起源,音乐史学家们持多种观点,有的认为起源于古希腊,有的认为起源于北非,有的认为起源于印度,也有的认为起源于西欧。
古希腊传说中的天神阿波罗最喜欢摆弄的乐器是里拉琴(Lyra)。里拉琴从外观上看和竖琴有些神似,在共鸣箱上张一根琴弦﹐用手指弹奏发声,常用于诗朗诵配乐。很多专家认为里拉琴是小提琴、竖琴、吉他等众多现代弦乐器的先祖。古希腊的里拉琴按照类别应当归属于弹拨弦乐器,并没有使用弓子演奏。
弓弦拉奏的演奏方式,普遍认为是亚洲人发明的。传说在5000年前的斯里兰卡,一位名叫瑞凡那的君主将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作成了一种名叫瑞凡那斯龙的弦乐器,这种乐器随着贸易往来流传到世界各地,逐渐演变成各类弦乐器。而印度人和波斯人习惯于将马作为家畜饲养,便就地取材以马尾为原材料制作弓毛,例如波斯的凯曼革(Kemangeh),便是以马尾做弓毛,以木材做弓杆,琴弦安装在圆形的共鸣箱上,通过弓子与弦的按压接触发声。
埃及的拉弦乐器列巴普(Rebab),摩尔人的列别克(Rebec)等乐器比波斯的凯曼革更进一步,在共鸣箱的形状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将共鸣箱做成梯形或椭圆形等多种形态﹐并尝试着在共鸣箱的面板上开孔,用弓子拉弦演奏。日耳曼人使用的乐器库鲁斯琴(Cruth)进一步增加了指板和琴马,琴马两侧开孔,并探索实践了弯曲的共鸣箱形状。这些尝试让乐器制作工艺向现代小提琴又靠近了一步。
德国人在以上乐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了琴身和指板的位置与形状,制作出了路别本提琴(Geigen Rubeben),实现了提琴的站立演奏,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制作出了一种六弦琴托巴托(Troubaboure),以及在欧洲风靡一时的维奥尔琴(Vielle)。意大利人以此为模型,进行了各种形状乐器的创作尝试,制作出了多种古小提琴(Viol)的衍生版本,最终孕育出了现代小提琴这个旷世奇作。后来,法国制琴名师弗朗索瓦·土尔特将琴弓进一步改善,便形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琴弓样式。
学习小提琴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培养音乐素养和个人修养,学习小提琴会让你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而且学习小提琴有助于提高意志力,掌握小提琴需要日复一日坚持,这恰好是培养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同时小提琴曲能够给于学员适当目标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员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小提琴是一种优雅的乐器。学习小提琴会让学员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不仅包括音乐,还包括艺术和文学等等。接触这些内容是学员主动感知和无意识的。因此,学习小提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整体修养,但请放心,它不会让学员格格不入,相反,它会增加学员的亲和力,并对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同时还可促进智力的发展,用右手和左手演奏是小提琴的特点,像钢琴一样,同时发展学员的左脑和右脑的智力是有益的,这是基于科学。
其次学习小提琴不仅仅能够增强学员的自信心,还提升抗挫能力,即使学员对它感兴趣,但是在学习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当学员克服每一个困难时,学员的毅力会不断增强,而且学小提琴必须接触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对学生智商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
再者站姿是学习小提琴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小提琴的时候,我们是要站着的,背是不可以坨着的,上身要笔直,双脚是平行站着的,或者丁字步也是可以的,这样把重量集中在一只脚上。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小提琴起源于什么时候?学小提琴好吗?”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人们提供帮助。
小提琴
吉他
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