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鸣乐器有哪些基本构造?
除自由气鸣乐器外,本类中多数乐器系由某种结构的吹嘴和主要为管状的共鸣体结合组成。管体上一般有某种变动音高装置;有些管的末端呈喇叭口形吹嘴、管体和喇叭口3部分的结构及其配合关系,对乐器的音色、音量、音高均有重要作用。
共鸣体
一支无任何变音高装置的管乐器,除发基音外,利用吹气和嘴唇控制,可“超吹”出基音以上一系列泛音。超吹法普遍用于古今各种管乐器上,并结合变音高装置用于现代管乐器上。管乐器上的变音高装置有:在管壁上开指孔或键孔,主要用于吹孔、哨嘴和簧管类,早期也曾用于号类;伸缩滑管,现在只用于长号上,早期曾用于小号上;阀键附管,有直立式(或升降式)和回旋式两种,普遍用于现代号类。此外,在有些历史性乐器上,曾用过一些其他变音高装置和方法。如接管圆号,吹奏中借换插上不同长度的接管改变音高;捂手圆号,吹奏中将右手以一定姿式捂入喇叭口,可降低半音至全音,这种方法现仍用于圆号,起调节音准、弱音和改变音色作用。这两种也曾用于早期的小号上。
喇叭口
号类和多数簧管乐器管体末端的喇叭口,其形状和大小不同对音色、音量有明显影响。如较大的喇叭口适于音色柔和的圆号;较小的适于音色明亮的小号;英国管的球形口有助于发出带有鼻音的、适于表现田园风光的音色。
材料
古今制作管乐器的材种繁多,如石、土、陶、肢骨、兽角、象牙、海螺、皮革、树皮、竹、木、芦苇、芦竹、金、银、铜等金属以及多种塑料。现代木管乐器主要用木、铜、银合金、硬橡胶和其他塑料;铜管乐器用铜,部分零件用玻璃纤维等。材料与质地对乐器音质有一定影响。如铜制的木管乐器萨克斯管兼有铜管乐器色彩;铜喇叭口的中国唢呐比其他木质喇叭口的唢呐发音响亮。不同材料若壁厚适宜,发音无明显差异。如硬质木管和金属管的长笛之间,音质并无显著差别。材质软,或虽硬而壁过薄,均会导致管体本身振动增强而波及空气柱谐音,管壁的吸收和阻尼也过大,致使音色以至音准、音量变坏。过厚音质也呆板。管内壁不光洁或潮湿,空气运动与内壁之间粘滞摩擦增大,也影响音准和音质。
气鸣乐器的分类有哪些?
吹孔类
此类乐器的管形或罐形的腔体顶端或侧壁上开有吹孔。横吹笛类的吹孔位于靠近管上端的管壁,有椭圆、圆、方等形,极少的吹孔位于管中段;竖吹箫类的吹孔位于管顶端,有的为端面圆孔,有的在管边缘开三角、方、半圆等形缺口。吹气通过双唇构成的气道冲击吹孔边棱激发声音。如各种笛、箫、埙、鼻笛等。
哨嘴类
哨嘴构造类似平常的信号哨子,位于管的上端。哨嘴上有对准吹孔边棱的固定气道,以取代吹孔乐器的双唇气道,如哨子、竖笛、哨埙等。
簧管类
管端装有簧片(哨片)构成吹嘴,按不同的簧片分为:①单簧。如单簧管、萨克斯管等;②双簧。如双簧管、唢呐等;③自由簧。如笙、巴乌、喃哆喝(壮族乐器)等。簧管和自声簧类的舌状簧片,有多种结构和性质:①拍击簧与自由簧。拍击簧振动时两面中有一面受阻,或与另一相邻簧片互拍(双簧),或单片拍击在略小于簧片面积的吹嘴槽孔上(单簧)。自由簧振动时两面均无限制。②异声簧与自声簧。异声簧主要用芦竹等软质材料制作,也称软簧,其振动受管内空气柱振动影响,音高取决于空气柱频率,如单、双簧管等。自声簧一般用铜、木等硬质材料制作,也称硬簧,音高取决于簧片的固有频率。巴乌的簧片虽为硬质铜簧,由于做得很薄和舌端渐窄,振动受空气柱影响,兼具软簧性质。笙的铜簧也很薄,须与空气柱耦合振动。这两种乐器均为世所鲜见的特例。③异体簧与自体簧。异体簧的簧舌是以异体材料制成后装在座板或管体上,如单、双簧管、口琴、日本笙等。自体簧的簧舌是从座板或管体本身割出,如巴乌、中国笙、喃哆喝、布基纳法索的布帕笛、巴西印第安人的乌鲁阿管等。④受控簧与非控簧。前者受吹奏者嘴的控制,吹奏中可调节其振动长度和劲度,使与空气柱振动适相耦合,发音较丰富多变,主要为软簧,如单、双簧管。后者不与人嘴接触,发音较单调,多为硬簧,如风琴等,也有软簧,如风袋管等。
(有用)
(没用)
气鸣乐器
抱笙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