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气鸣乐器的发音原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5 发布用户: 江烧鹅 标签: 气鸣乐器

问题概述:

气鸣乐器的发音原理有哪些?气鸣乐器中有哪些特色乐器?

气鸣乐器的发音原理有哪些?

在气鸣乐器中,多数乐器由某种结构的吹嘴和管状共鸣体结合组成。管体上装有改变音高低的装置。有的管末端装有喇叭口。制作气鸣乐器的材料很多,石、土、陶瓷、肢骨、兽角、象牙、海螺、皮革、竹、木、金属、塑料均可为气鸣乐器的制作材料。在气鸣乐器中,其发声方式主要有边棱和簧振动两种。当气流以一定的角度冲击吹孔对面的锐棱,气流分隔为两股交替分裂的旋涡而形成空气层脉动,这个声源带就称为边棱音。脉动的空气层犹如“空气簧”,激励管内空气柱振动。簧振动是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当气流进入簧片微张的缝口时,在气流压力影响下形成簧片周期性的闭合从而激励空气柱的振动。


气鸣乐器中有哪些特色乐器?

苏格兰风笛
苏格兰风笛是古老的民间乐器,又名风袋管,最早起源于西亚的苏美尔地区,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才流传到古罗马。传说苏格兰风笛是一种特别难演奏的乐器,五百个吹苏格兰风笛的人当中才会出一名好的风笛手。十五世纪初期,风笛就已经传遍了欧洲各国。
十七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受英国军队的影响,风笛逐渐的成为了苏格兰人很重要的一种演奏乐器。之后到十九世纪,风笛竞赛已经在苏格兰成为一种当时的“时尚”,从而造就出许多著名的风笛手。苏格兰的文化分为低地与高地两个地区文化。而苏格兰风笛就是苏格兰高地最为出名的乐器;而苏格兰低地地区的风笛艺术也曾经风靡一时。但到后来,只有苏格兰高地风笛流传到今天;低地的风笛音乐逐渐消亡,而苏格兰高地风笛成为了现代苏格兰音乐文化的标志,是他们的荣耀。除了世界非凡的影响力外,它也成为唯一进入大英帝国军乐队的苏格兰乐器。
现代风笛的构造形成于18世纪,由风袋、音管、吹气管、和单音管4部分组成。风袋是一个用动物皮制作的气囊,与气囊相连的有五个笛管。一个是口笛,用于向气囊内吹气;一个是旋律管,上有音孔,用于演奏旋律;还有三个持续音管,用于演奏时发持续音,其中一个是定音为A的低音持续音管,另两个是定音为a的高音持续音管。风笛的音管拥有开放式开口,所以每当吹奏风笛的时候都是很难停下来的,大多数风笛的演奏过程是连贯的。演奏时风笛气囊置于演奏者的肋下,通过口笛向气囊内吹气,演奏者用肘部挤压气囊,旋律管和持续音管同时发声,声音清脆嘹亮。正因为这样的音色特点,所以很多电影音乐的作曲家都非常喜爱这件乐器,在著名的电影《勇敢的心》与《泰坦尼克》中都有大段苏格兰风笛音乐作为插曲与背景音乐。
苏呐依
苏呐依是民间古老的木管乐器。早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前,已经在民间流传。苏呐依流行在西、南亚的伊朗、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与中亚许多国家,其形制大同小异,名称也不完全一样,多数与波斯原语zounu大体相同。
约在十七世纪初,苏呐依传到汉族地区,称唢呐。十八世纪中,清代宫廷列入燕飨回部乐,称苏尔奈。唢呐、苏尔奈包括苏呐依都是汉译音名。
维吾尔族民间苏呐依,多数以枣木或桐木制作,苇片哨头,尾部呈小喇叭形,管内圆周直径约一厘米左右,从上向下到管长的四分之三处逐渐扩大。
各地苏呐依的形制大体相同,只有管体长短、音域高低之别。有的苏呐依镶骨质花纹和彩色钻石,异常美观。
苏乃依一般有八个指孔,正面七个,背面一个,背面一个孔位置在上部第一孔的下方。
哨头是活动的,可以更换哨头吹奏。
苏呐依声音洪亮,在中古时代,它与喀呐依、额纳热合为军乐,以后逐渐成为民间重要的乐器,它经常与额纳热结伴,吹奏在盛大的节日活动中,婚礼喜庆之时,或者是杂技表演的广场上。
技艺熟练的民间乐师,善于吹奏各种旋律装饰音,给音乐更增添浓厚的民族色彩、生动的情趣和鲜明的形象。
技艺熟练的演奏家,能够运用舌根起伏,口腔变形与苏呐依哨头苇片的闭合,改变声音的音高与音色,这也是苏呐依具有能够模拟各种声音的原因,恰如其份地运用这种吹奏技法,往往可以获得美好而生动的音乐效果。苏呐依演奏家阿不都·古里吹奏的《伊犁赛乃姆》中,有两节带着模拟性的旋律,把欢乐歌舞、兴奋欢叫的热烈场面,形象地吹奏得维妙维肖。
苏呐依是小双簧苇片唢头,吹秦发声音准比较灵活,这是苏呐依的特点。它不足的一面也正是这种灵活,而且每只苏呐依这种灵活的程度不同,这里有乐器本身的形制构造,有制作工艺不够规范等问题。另一点是音域窄,不能吹奏音域宽广的乐曲,这些都是在乐器改良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乐器相关百科

气鸣乐器

气鸣乐器,是指发声以空气为激振动力的乐器。其中多数乐器是空气柱式振动。按不同的发声方式和声源结构分为吹孔气鸣、哨嘴气鸣、簧管气鸣、唇振动气鸣、自由气鸣和混合性气鸣乐器等类。

抱笙

抱笙是芦笙的一种,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 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 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膜鸣乐器

膜鸣乐器,凡由紧绷的膜振动发音的乐器都属此类。它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五大类之一。这类乐器均以张紧的膜为声源体,通过敲击、摩擦或以声波等方式激发使其振动发声。

圆号

圆号,又称法国号,是唇振动气鸣乐器,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