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怎样拉好低音提琴?

发布时间:2023-05-02 发布用户: 電鰻小姐 标签: 低音提琴

问题概述:

怎样拉好低音提琴?低音提琴演奏技巧?

怎样拉好低音提琴:

建议使用德式弓,双脚站稳与双肩平行,将琴身斜放30度、琴脚距自己左脚左上方30厘米处,背板靠在身体腹股沟处自己觉得较舒适的位置,练习运弓时将弓毛与E弦接触点放在占弓毛全长1/3处,握稳弓,使腕、肘、肩成一近似等腰三角形,拉空弦和音阶时应力争用上臂和腕部的力量,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肘部肌肉紧张导致的酸疼感,应争取发音饱满优美,运弓着力点应置于弓根,不要置于右手手指,运弓应平滑均匀,应用腕部控制好弓子,换弦应迅速,避免带弓导致弓毛触及其他弦,左手按弦应果断,进行高把位练习时不要把上身伏在琴身上,坐高凳练习时将背板轻轻靠在左腿大腿内侧,右脚膝盖自然靠在琴身上。


低音提琴演奏技巧:

(一)持弓手法

低音提琴持弓要将右手的手掌打开,让弓尾箱、弓杆置于手心,使其呈现垂直状态,用大拇指压着弓杆,用食指和中指抚住琴弓,然后将无名指和小指贴在马尾箱的位置。持弓运行时,会感觉到琴弓就是自己手臂的一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与琴弦形成90°角,[1]运弓力度通过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地用手臂和手腕拉动琴弓,使琴弓能够来去自如。

(二)换把

在低音提琴的声音体系中,拇指是分界线,音区被划分为真音区和假音区,跨音区时需要提高注意程度。换把时拇指不用发力,通过大臂带动即可,能够使发出的声音更加自然。若进行其他换把练习,不需要使用弓子,在弓弦上练习“滑上”“滑下”,[2]使手与手臂能够形成一体,使发音更加流畅。若想手型没有变化,就要将演奏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手指也一直放在琴弦上,就像拉弦一样。手指间要有一定的有效距离,使换把时的音准能够更加精确。

(三)揉弦

在低音提琴演奏过程中,揉弦也是重要技巧,能够对音色进行美化,强化情感,使音乐更具生命力。揉弦时,需要将手臂、手指、手腕等部位通过上下按压的方法进行协调。揉弦时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对上下波动的幅度以及频率等进行把握。比较常见的规律是,对于高音区,实现小幅度的上下波动,频率要加快一点。对于低音区,上下幅度较大,频率可以稍微慢一点。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乐理相关百科

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double bass(BrE)/bass(AmE)),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低音贝斯,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膜鸣乐器

膜鸣乐器,凡由紧绷的膜振动发音的乐器都属此类。它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五大类之一。这类乐器均以张紧的膜为声源体,通过敲击、摩擦或以声波等方式激发使其振动发声。

圆号

圆号,又称法国号,是唇振动气鸣乐器,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号。

电子乐器

电子乐器所指的是乐手通过特定手段触发电子信号,使其利用电子技术来通过电声设备发出声音的乐器, 如电子琴、电钢琴、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