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术语中的“十二律”指的是什么?
中国传统音乐术语的十二平均律一般分为六律与六吕,六律(又称“阳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奇数律,六吕(又称“阴律”)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等偶数律。关于完整十二平均律的推演方法虽然出现于战国末期的文献中,但十二平均律在西周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运用于音乐实践,并且在春秋以后被用作铸造编钟的理论根据。
(有用)
(没用)
作曲
十二平均律
音乐术语
标准音
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