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比小提琴大,并且具有更深沉的中音。 它们都是起源于意大利的管弦乐队乐器,并用弓演奏。 当用来演奏民间音乐时,小提琴也被称为小提琴。
1、尺寸
中提琴没有标准尺寸。 中提琴的琴身通常在38厘米至43厘米之间。
标准小提琴的琴身长35.5厘米。 但是,小提琴弓比中提琴弓长约1厘米。
2、声音
中提琴是弦系列中第二高音调的乐器。 中提琴的典型声音被描述为深沉而柔和,由于其较粗的琴弦,其声音通常比小提琴慢。
小提琴是弦乐器家族中音高最高的乐器。 它们的声音高于其他乐器,因此在旋律声部中很受欢迎。
3、调弦
中提琴琴弦通常调到C3,G3,D4和A4。 中提琴调到小提琴正下方的五分之一。 中提琴的范围超过3个半八度,具体取决于演奏者的天赋。
小提琴琴弦转到G3,D4,A4和E5。 它的音高从G3到C8不等,这是现代钢琴的最高音调。 但是,前音通常是由谐波产生的,因此,在开放的E弦(E7)上方的E两个八度音阶可被视为管弦乐队部分实用的最高音。
4、谱号
中提琴的音乐以中音谱号编写,该谱号使用C谱号。 中音谱号很少被其他乐器使用。
小提琴的音乐以高音谱号书写。
5、技术
由于中提琴比小提琴大,因此它们需要的技巧略有不同,包括不同的指法。 中提琴的琴弦较重,琴弓较重,因此演奏者必须更加紧紧地靠在琴弦上。
小提琴的演奏方式是颚的左侧靠在腮托上,小提琴由左肩支撑。 左手按下弦以产生音高,右手弯曲或弹起弦以产生声音。
6、在音乐中使用
在早期的管弦乐中,中提琴充满了和声。 但是,有些巴洛克和古典乐曲是为中提琴独奏而写的,它在室内音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弦乐五重奏。 现在,许多作曲家都为中提琴作曲,中提琴也被当代流行乐队(例如The Velvet Underground和10, 000 Maniacs)以及民间音乐家使用。
自巴洛克时期以来,小提琴一直是流行的乐器。 它们通常用于弹奏旋律线,以及进行和声。 它们还用于爵士音乐以及许多现代流行和独立乐队,包括The Corrs,Blue October,Yellowcard和Arcade Fire。
7、成分
中提琴的作品包括莫扎特的Sinfonia Concertante和Kegelstatt Trio,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6号以及贝多芬D大调的小夜曲。
几乎所有的管弦乐或室内乐都包括小提琴的突出部分。
如果你学过小提琴去拉中提琴会容易很多,但如果小提琴都拉不好,中提琴更难拉好。
在演奏技术上
中提琴把位开距要比小提琴大。这对手的机能产生了新的要求,更不易控制。手大会相对容易一些,手小则需要更好的灵活性。
在演奏曲目方面
乐队曲目中,中提琴普遍没有小提琴难。主要是由于许多作品里中提琴主要负责的是中声部的和声,而小提琴则更多旋律、更多技巧性更高的织体。
独奏曲目中,中提琴与小提琴的独奏曲目都存在技巧非常难的。小提琴的曲目文献更多,中提琴相对较少。可以说两者高技术曲目难度是差不多的,甚至中提琴更难。例如小提琴拉帕格尼尼24,中提琴也要拉,同是24,放在中提琴上就更难演奏了。因为中提琴曲目文献没有小提琴多的原因,许多中提琴曲子都是小提琴版移植过来的,这就使中提琴演奏的难度更大。当然中提也有属于自己的许多高难曲目,如柏辽兹《哈罗德尔在意大利》、欣德米特《中提琴协奏曲》等等,其技术难度也与小提琴柴可夫斯基小协等不相上下。
综上,小提琴学好了学习中提会相对容易,因为熟悉把位、运弓等弦乐器操作,但难度会增加,因为演奏技术有了新的要求(更大的距离)。如果要在乐团里混的话,小提转中提会更加容易,因为曲目难度大幅度下降。但如果要练就独奏家的技术,那会更难。
(有用)
(没用)
小提琴
吉他
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