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爵士乐在中国不流行?
爵士乐在中国一直以来就是很平凡,很冷淡的原因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爵士乐也是贵族音乐,定位就是小众,小资情调类的音乐模式,爵士乐不是大众类的,爵士音乐它跟酒吧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国家的欧式酒吧文化怎么样你就能看到爵士音乐怎么样了,另外爵士音乐它不能向广场舞音乐那种满大街的嗨皮,品味生活状态的音乐形式,所以没有必要满大街的播放,也不可能达到广场舞的高度与热情!爵士乐的形成也是当时黑人用音乐的一种营销和谋生模式,可以说爵士音乐即是商品也是艺术品,能买了的人不单要有金钱的消费能力还要有欣赏能力才行,还有就是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影响爵士乐的发展趋势的重要原因!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没有到来爵士音乐井喷的日子,但是我相信会有一天爵士音乐能够普及一大部分消费群体的!
爵士音乐在中国为什么发展缓慢?
中国的爵士音乐从他在20年代上海的诞生之日起就是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到了今天。为什么象日本的三盲鼠会发行如此之多经典的日本jazz唱片,而中国竟然丝毫没有动静,这对于一个已经迈入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业界来说不能不说是种悲哀。
让我刨根问底地阐述我的观点,那就是问题出在听众的身上。从历史原因看,中国人不能接受jazz音乐的原因有三:
1)是jazz的big band发达的时期正好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时期。旧民主主义失败后,军阀头子割据和荒淫的生活让诸多人民觉得这种能够跳贴面舞的音乐完全就是一种腐朽精神的象征。而且昂贵的夜总会的开销,将普通老百姓拒之门外,不得不拿起小板凳继续街头的传统戏曲的欣赏。
2)中国古代民乐,其实各位注意一下,只有5音:1,2,3,5,6,比如古筝。其协奏曲居多,因此对于欣赏民乐来说对听众思想介入的要求很低,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和弦,5音的变化也相对很少。几千年以后,中国人其实一直保留了这样的音乐欣赏的习惯,即:必须有主音乐器,主旋律必须简单而优美,配合的乐器对和弦要求不高,能高八度低八度的就可以。而西洋音乐是从中世纪的教堂音乐发展起来的,如果有机会听一听唱诗班或弥撒曲的话,可以发现其对和弦的注重程度远远要超过中乐,尤其是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主音乐器;几百年后,几乎所有的西洋古典音乐都继承了这个特点;因此对于西洋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复杂的音乐,所以这类音乐对思想介入程度相当高,有时候可以达到100%。爵士音乐的旋律恰恰违背了中乐理论。
3)在bebop和hard bop以及cool jazz盛行的年代,恰好是新中国成立之不久,这种被称为“放荡不羁”的演奏方式,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最佳体现。而且闭关自守的国家策略也使得这种艺术并没有被正确和开放地引进。
(有用)
(没用)
巴萨诺瓦
新奥尔良爵士乐
融合爵士
迷幻爵士
自由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