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0-21
现代音乐为什么基本都是七个音符?
1、全音符 :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倍全音符除外),而且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
2、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3、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
4、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5、十六分音符: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6、三十二分音符:带有符干和3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7、六十四分音符:带有符干4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比三十二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
8、一百二十八分音符(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h note):带有符干5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它比六十四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28的时值。也是最短的音符了,在钢琴中常有表现。
9、倍全音符(breve):倍全音符的形状为在全音符左右两侧分别加二条竖线,音值等于二个全音符。
在乐理中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最容易欣赏。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一个音阶的“舒适”程度,或欣赏的容易程度:
一、从听觉上讲,一个音阶至少需要一个小二度,才会有一种7—1的“解决”的感觉。如果完全没有小二度,比如全音音阶、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琶音构成的音阶,会让人觉得调性模糊,听感飘忽不定。
二、一个音阶上的音密度要较为统一。1—5—6—7—1作为一个音阶就很奇怪,因为相邻音之间的音程相差太大了。不否定一些音阶密度不均匀,比如1—3—4—6—7—1,但也许正是因此它比七声音阶少见。
三、小二度不能太多,大二度需要更多。半音阶会让人找不到调,唱不出来,欣赏难度会更大。减音阶也类似,很少用来写旋律,因为人很难唱准。大二度比小二度多其实是确定了调性,让人有一种听感上的“和谐”或“舒适”。
四、音不能太少。这就很符合直觉了:音少了变化肯定少了,起伏、层次也少了,当然没那么好听。增三与减三和弦的琶音很难当音阶的另一个理由就是音太少了。
以上就是一些音符的乐理知识,如果硬要在自然大调音阶上加一个音变成八声音阶,都会导致难唱/难找调,因为此举必然增加小二度数量,而半音较难唱准。所以七声以上的音阶就少见多了。七声以下,六声、五声音阶挺多,因为它们能产生的变化已经很多了,但再往下,四声、三声我就没见过了。至于七声为什么是主流,还是因为在可行方案中它变化最多、听感上最和谐吧。
四分音符
附点音符
连音符
十六分音符
三十二分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