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简述什么是交响曲!交响乐之父是谁?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10

今天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交响曲!交响乐之父是谁?

什么是交响曲?

交响曲是器乐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戏剧性的大型套曲,可以表现重大的题材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简单地说,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但它比奏鸣曲拥有更宏大、更丰富、更高级的表现力。

最初,各种多声部乐曲都称为交响曲。到了18世纪初,交响曲渐渐有了明确的涵义,通常是指由“快板一慢板一快板”三个段落组成的意大利式歌剧序曲,当它们各自发展成独立的乐章时,就具备了近代交响曲的形式。后来在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的乐章。这种四乐章的作品,渐渐成为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在海顿的创作中,交响曲达到了古典成熟的高度。


交响曲的结构宏大、音色多变、音响丰满、表现力丰富,因而能够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发展,来深刻地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等。交响曲和奏鸣曲一样,通常包含四个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慢板,比较抒情,常采用三段式、变奏曲式,或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第三乐章又是快板,常为小步舞曲和谐谑曲,大多用复三段式写成,一般比较生动活泼。第四乐章是终曲,通常为快板或急板,多用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写成。例如,莫扎特的《9小调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其中,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表达了他要扼住命运咽喉,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意志。该曲是一首英雄战胜命运、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交响曲音乐之父是谁?

交响乐之父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在青年时期,离开了合唱团,开始成为一名自由音乐家,随时随地有空的时候他便作曲。当拥有一支私人交响乐队的匈牙利人埃斯特海王子雇佣海顿为宫廷曲作家时,海顿作曲的大好时机就来了。海顿在当这位王子的御用曲作家30年间,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的交响乐以及一些其他的作品。

1809年5月31日,海顿结束了他愉快的一生,成为了一名受人喜爱的曲作家。海顿被公认为是古典音乐界最伟大的曲作家之一,因此也被赋予“弦乐四重奏之父”和“交响乐之父”的称号。

以上是:简述什么是交响曲!交响乐之父是谁?相关内容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古典交响乐

交响乐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 交响乐或称交响曲,源出于古希腊文的“和谐“之意,交响乐被用为音乐作品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上半叶,为歌剧的管弦序曲。现代意义的交响曲是指一种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套曲,是音乐表现的最高形式,它能表现重大的题材,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从创作到演奏都要求较高超的技巧。为此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交响乐

交响乐(不等同交响曲,交响乐与交响曲有区别也可以通用)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意即“一起响”。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通常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个别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极似,只是规模较大,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也丰富些,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交响乐队是近代大型管弦乐队,按规模大小,分为双管、三管、四管,即小、中、大等编制。人数自数十至百余人等。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各组乐器组成。有时也根据作曲、指挥的创作意图和具体要求,对乐器有所增减。

曲艺音乐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Solo(音乐)

SOLO是一个英文单词,含义为独奏、单独、单独飞行;在录音设备中S是Solo的意思,就是这一轨单独放音;音乐中Solo的意思为独奏曲

音乐结构

旋律是横向的,音符一个接着一个。“结构是附加在这个音符线上的东西。取得结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一个人不能给自己的声音配上”和声“,他需要一位朋友与他一起唱,或者需要一把吉他来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