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3-17
音准的练习主要是要通过练习听力。这个需要天赋或者是长时间的苦练。看来你属于后者,那么建议你跟着钢琴练音节。也就是从do一直到下一个八度的do。如果没有钢琴,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电子钢琴或者键盘软件,跟着练习,不过效果没有真正的钢琴好。电子琴也可以的。
另外,建议你去了解一下简单的乐理知识和发音的物理原理。发音如果准的话,会发出很和谐的共鸣,稍高或者稍低都不会产生这样的连贯的和谐的震动。自己唱的和钢琴音放在一起听起来的话,如果觉得很舒服,一般就没问题,如果觉得有些不稳,或者是觉得不和谐,那么就是音准有问题了。这对处理轻微失准很有帮助。关键是要多练。
然后揣,如果你是学一首歌,多听原声。听很多很多遍,然后跟着合,唱轻一些,保证自己能听到音乐和原唱,直到你唱到很准为止。
不要先练习高音。先练习中声部以及呼吸法,这样才能够唱得准。
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无法准确地判断音准,专家称之为“失歌症”。这种病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和自己听力上某些区域的不敏感有关,但这种状况在经过后天的训练之后是可以改变的。耳朵对音准有着很大的影响,唱歌时的音准绝大多数时候取决于听力。如果在唱歌时忽略用耳,便容易导致音准出现问题。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发声的准确与否与呼吸密切相关,错误的呼吸方法容易导致演唱者出现音准问题。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在学习声乐中有两种呼吸经常被教师拿来作比较,一种是胸式呼吸,一种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依靠胸腔控制气息的呼吸,它运用胸腔上部进行呼吸,因而气息容量小、气息浅,这样的气息会迫使喉头、颈肌、下颚和舌根紧张,所以常常会出现低音偏高、高音偏低的现象。腹式呼吸是依靠下降横膈膜,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呼吸。这种呼吸使人误以为气能吸到小肚子里(实际上气最多只能吸到肺叶的底部,而吸不到小腹里),因而气息吸得过深。这种气息由于吸气时竭力下降横膈膜,结果腹部向外膨胀,胸腔受到压缩,气息容量也不大。吸气过深,高音会唱得很困难;高音不稳,极易出现音不准的现象。
气息支持在演唱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家在演唱时把握好“一上一下”的感觉,“上”便是指整个头部中,头腔、鼻腔、口腔各个共鸣腔的相互配合和运用;“下”则是指演唱者的气息支持。当演唱者气息支持不够的时候,声音发虚、不集中,也会产生音不准的现象。因此,具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才能把握好音准。
一些初学者平时唱流行歌曲时音准还可以,然而在演唱美声作品或者民族作品时常常会出现音不准的情况。这是因为演唱者在演唱专业作品时的发声位置和发声状态不正确,因而产生一些技术、技巧上的不足,而这种不足直接影响了演唱者对音准的把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初学者进行训练。比如唱一个较高的音时,演唱者应将自己的发声状态调整至比这个音符的音高高出小二度或大二度的状态,这样可以对将要演唱的音高有一个“俯视”的姿态,由上至下地找这个音,而不是未做好准备便去挤压自己的声带而向上“够”这个音,从而避免因“够”不到高音而影响音准的情况。
除此之外,人的生理构造也对音准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演唱者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基础音,而这个基础音一定是存在于演唱者唱歌时最舒服的音域当中的,因此当作品中出现的音高高出或低于这个基础音很多时,演唱者会不自觉地将音高向基础音靠拢,因而产生偏高或偏低的现象,此时需要演唱者运用技巧调整发声位置和状态来避免这种现象。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保证音准的基本要求,唱歌音准差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些帮助。
音准
柔板
小行板
广板
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