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1-24
电子合成器真的可以替代吉他等其他电声乐器吗?
如今几乎任何一种乐器(无论是不是电声乐器)都有能用来替代它的基于采样的合成器产品了。其中一些表现的很好,另一些则不尽理想。究其原因我觉得需要从两方面谈。首先,早期非采样合成器在音色的合成上很难模仿声学乐器复杂的谐波分布,包括电声乐器中的机械、电路部分,例如电吉他弦的振动,拾音器的拾取等等(声学乐器演奏的每一音从数学的角度简单地说都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响度、相位的正弦波组成的。
所以早期非采样合成器在大多数乐器的模拟中表现得都不出色,听听以前“电子琴”里的音色就不难发现这一点。一个例外是风琴,由于风琴的谐波相对其他乐器比较简单,所以虽然远不能以假乱真,但用一般的加法合成器就能做得有模有样。说句题外话,非采样合成器在模拟声学乐器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其特有的审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8bit游戏机中超级玛丽音乐的鼓印象很深刻,实际上当时由于硬件的限制,8bit游戏中打击乐的音色都是用噪音合成出来的。即便它听起来与真实的打击乐相去甚远,但很快就被人接受,以至于直到现在电子音乐中还有"8-bit"这个风格。说起谐波就不能不说放大器,这点对于还原电吉他的音色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如今流行音乐中使用完全不经信号处理的电吉他音色的情况极少。更多的时候我们会给吉他音色加上各种各样的效果,其中又以失真/过载最能代表电吉他的音色。吉他的失真/过载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信号过度的放大使其超过原有所能承载的动态范围,产生原本没有的信号。最早发现吉他失真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音箱噼了”。在早期的模拟电路中,准确的说是真空管放大电路,这种电路所造成的失真是非对称失真(声波的一个周期中正负信号不同),在放大信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谐波,形成了其独特的音色。这种音色使用数字音频的算法是较难再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吉他放大器的厂商直到现在还在推出真空管放大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厂商试图使用数字电路制作吉他放大器,甚至模拟经典的真空管放大器。早期的数字失真模拟并不理想,很多吉他手都会抱怨数字放大器听起来很奇怪,这一现象直到line6标志性的数字效果器POD出现都没有太大的改观。不过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厂家做出了优秀的数字失真模拟。即便仍有很多人认为数字失真不及模拟失真,但数字技术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达到能够乱真的地步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要知道从POD 1.0出现到现在也不过十年左右。
其次,键盘合成的另一个短板就是其演奏方法,因为键盘乐器演奏对于音色的控制与管乐弦乐大相径庭。这使得用键盘来模拟电吉他这类的乐器变得十分困难,即便MIDI键盘提供了触后力度控制,弯音与调制等功能,电吉他演奏中极其细腻的推弦揉弦等技巧还是很难让键盘演奏者方便的表现出来。一些软件音源的解决方案是,对每一种演奏方法都进行单独采样,对不同的演奏方法分别建立目录,这样每一个音都会有不同的演奏表现方法,但多数音源在切换演奏方法上并不方便。所以,如果你能够坐下来用一下午调整一段小演奏的话,你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但是想在实时演奏中获得同样的效果,可能性并不大。
以上就是关于电子合成器真的可以替代吉他等其他电声乐器吗的详细介绍。
软件合成器
减法合成器
Massive(合成器)
Serum(合成器)
RO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