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2-12-31
会说话的双簧管——十分钟听懂古典音乐
双簧管是一种西洋木木管类乐器。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独奏乐器,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双簧管是较难演奏的乐器之一。双簧管的基础音域为降b-G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双簧管(oboe)与单簧管(clarinet)这两种乐器虽然名称相似,但实际上它们在吹奏方法、按键系统、音色、外形以及价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双簧管是非移调乐器,而单簧管是移调乐器。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木管乐器,不是学会一种就会另一种的。
双簧管的定型约有300年,17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L.van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双簧管仅有2键,1820年有6键,1839年增加到10键。到19世纪中叶,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曾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视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发展,则始自G.F.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为它写过6首协奏曲、12首奏鸣曲。L.van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田园交响曲》中的谐谑曲,П.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第 2乐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双簧管的著名片段。
以上就是关于会说话的双簧管——十分钟听懂古典音乐的详细介绍。
双簧管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