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作曲和编曲哪个难?
作曲和编曲相比较而言,编曲的难度更大。编曲的职责是负责为歌手创作歌词,大多数作词环节是在紧接着作曲的,编曲创作的歌词需配合歌曲的节奏、意境、控制好歌词的字数;而作曲负责为音乐进行旋律创作,包括一首歌曲当中的乐器弹奏的旋律和人声吟唱的旋律。负责编曲的作曲者可以说是商业歌曲领域的核心人物。因为他们可能是整个商业运作中唯一懂作曲的人。工业化的商业运作也使曲调创作(谱曲、歌曲写作:Song writing)成为了另外的人。还有更细化的分工,可能一首歌的各个声部与音乐要素会分配给不同的人作曲。比如一个人负责创作曲调与和声,一个人负责创作弦乐队声部,一个人负责创作电声乐队声部,一个人负责创作打击乐声部等。
部分作曲者也会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大众、企业等做一些音乐生意。大部分没接受过音乐教育与作曲训练的大众只有对于曲调的感觉,仅仅是可以哼出一些简单的曲调,而没有能力作曲、制作来完成音乐的创作与音频的生成。因为曲调无法体现完整的音乐形态,也决定不了音乐内容。所以他们就会付作曲者一些酬劳进行编曲。
作曲的功能体系
“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和弦)、“下属和弦”(下属音为根音的和弦)和“属和弦”(属音为根音的和弦)。这三个和弦不单是在正音级上建立起来,而且它们反映了音响的调性(主音+调式)特征,所以称作“正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和弦”。这四个副和弦又分别属于“主功能组”、“下属功能组”和“属功能组”中。
主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这个和弦是调性的主要支持。因为在适宜的旋律节奏和节拍条件下,它可以表现出结束所必须的稳定性与乐思完整性。
下属和弦与属和弦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在调性上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乐思不完整性”的和弦。
正和弦的这种特点,影响着整个功能体系。
主功能组:主和弦、中和弦(III级)、下中和弦(VI级)
下属功能组:下属和弦、上主和弦(II级)、下中和弦
属功能组:属和弦、导和弦(VII级)、中和弦
自然大小调中,中和弦(一般为调式三级和弦)、下中和弦(一般为调式六级和弦)也是另两个功能组的组成部分。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中——中间的),它们在功能上具有中间性,根据与它前后和弦的连接不同,它们可以属于不同的功能(这称为“功能的可变性”)
和声大小调中,和声小调的III级与和声大调的VI级尽管分别与它们调式中的主和弦有连个共同音,但却没有列入主功能组。因为它们的基础三和弦是增三和弦,有强烈的不稳定性。所以和声小调的III级与和声大调的VI级只属于它们调式中的另一个功能组。
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在写和声的谱表里高音部处于最上方,低音部在最下方,中音、次中音部在当中。故常把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声部统称为“外声部”,而中音和次中音声部则叫作“内声部”。高音部一般是主旋律声部;两个内声部主要是配置和声,也常被称作“填充声部”。和声在进行、连接中,内声部要求充实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作用,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不论大小,均应以此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往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以上就是关于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作曲和编曲哪个难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