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关于乐器学习的乐理基础知识有哪些?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2-08

关于乐器学习的乐理基础知识有哪些?

如果说音乐是一门语言,那么乐理就好比语言的语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组织逻辑和技巧准则。乐理知识对于学钢琴来说,就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如果我们能够熟练的掌握乐理,就更容易理解曲谱,了解其中的规律和逻辑,乐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轻松。



节奏就像是音乐的脉搏,是学好音乐的基础。节奏感对于弹钢琴非常重要,很多琴童的节奏感较弱,对节奏的把控不稳定,导致在弹奏时总是忽快忽慢,非常凌乱。节奏与节拍都是乐理知识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提升节奏感,就必须彻底掌握节奏与节拍的知识,这样弹出来的曲子才会更加有旋律感,听起来也会更加的舒畅。
和不懂乐理知识的人相比,接受过系统乐理知识的学琴者,优势就显而易见。上课时会觉得老师所教的曲子简单了很多,就算换成较难的曲目时也能总结和分析乐曲的规律性,不再是似懂非懂地学琴,不但提高了琴童练琴的兴趣和效率,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技巧和训练手指的灵活度上。



大家都知道,音乐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理解与演奏上,其中包括对和声的掌握、曲式的结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以及音乐作品的欣赏等等。学习乐理后,就可以将这些音乐基础理论系统化,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掌握音乐的主要因素,帮助琴童更好的欣赏、分析、理解和表现音乐内涵,从而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常见的乐理名词

1、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半音、全音

在乐音体系的音列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3、音色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4、音高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5、音域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以上就是关于乐器学习的乐理基础知识有哪些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乐器学习

学习乐器能给人带来快乐,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开发大脑,培养身体协调性,及个人素养,锻炼心理素质等多种好处。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