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想要听懂小提琴?这份份小提琴的欣赏入门指南建议收藏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2-12-19

小提琴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已经存在了超过数百年的历史,也被各类音乐家们用来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相信想学习这个乐器的人都是被舞台上小提琴手优雅的表演和小提琴演奏出的宛转悠扬而深入人心的旋律深深吸引,那么想要入门学习小提琴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小提琴的复杂构造吧,深入了解一下这门乐器。


就像开车需要掌握方向盘、刹车和油门以及其他各个功能部件一样,可以说小提琴的各个部分也都是有独立的用处的,你需要熟知这四根弦、琴头和指板的用途。小提琴最主要的部分其实非常好记,小提琴的琴头(固定琴弦的部分)、琴颈(琴弦沿其延伸的部分)、琴体(共鸣箱),就跟人体的命名一样。其他的细节部分可能对于大家比较陌生,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卷头

卷头是小提琴琴颈上方的一个装饰性部件,通常由手工雕刻成弯曲的设计,形状像一个卷轴。

琴头和弦轴

琴头是插入弦轴的位置,这是在顶部固定琴弦的地方。琴弦的末端插入弦轴的圆孔中,然后将其缠绕以上紧琴弦,弦轴也是调整弦的音高的部件。

弦枕

琴头往下靠近指板突起的地方就是琴枕,琴枕四个凹槽对应固定四根弦的位置,并把琴弦相对于指板抬高。小提琴有四根琴弦,分别为G、D、A、E四个调,根据音调的高低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钢和金以及羊肠,现代也用尼龙线来制作。

指板

指板是一块粘在小提琴琴颈上的木条。小提琴演奏时,演奏者会通过在不同位置按下指板上的琴弦来改变音高。

共鸣箱

共鸣箱位于琴桥下方,支撑小提琴内部的压力。琴桥和共鸣箱直接相连;,当琴弦振动时,带动琴桥和琴身以及共鸣箱的震动从而发出更大的声音。

音孔

音孔位于小提琴面板的中间,也被称为“F孔”,因为形状像英文手写的“f”。琴弦发出的声音在琴体内部振动回荡后,声波通过F孔引出琴体。改变音孔的形状和长度也会影响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琴桥在小提琴的下半部分支撑着琴弦,琴桥的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小提琴产生的声音质量。琴弦的张力将琴桥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当琴弦振动时,琴桥也跟着振动。小提琴的琴桥有不同的曲率角,较小的角度可以更轻松地同时演奏两个或三个琴弦。琴桥的曲率越大,就更容易弹奏音符。琴桥上还带有小的突起,有助于均匀地隔开琴弦。

腮托

在演奏时,小提琴手可以用下巴放在腮托上将小提琴固定住。这样两只手都可以释放出来,一只手可以在指板上上下移动,另一只手可以使用琴弓。

拉弦板

拉弦板将琴弦固定在小提琴底部,靠近演奏者的下巴,并通过末端的微调器(小提琴底部的小按钮)将其固定在小提琴上。


以上就是小提琴的各个部件了,但是在购买你的第一把小提琴之前,最好先向专业的音乐老师咨询应该购买什么档位的小提琴,因为手工制作的小提琴根据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售价的差别也是非常的大。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把小提琴,那么就抓紧联系和登台表演吧!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