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声音采集知识:录音制作中声音的采样及分辨率!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1-25

声音采集知识:录音制作中声音的采样及分辨率!

1、声音的采样频率

声音采样频率的概念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指在进行数字录音时,单位时间内对模拟信号进行提取样本次数。它的单位也是赫兹(Hz)。 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越高,回放时的音质也就越好。在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我们经常使用44kHz、22kHz、或11kHz、的采样频率。例如:使用44kHz的采样频率,每秒钟要对声音进行44000次分析,并记录下每两次分析之间的差值。   降低声音文件的采样频率,文件的尺寸也会随之降低。例如,一个300KB,采样频率为44kHz的声音文件,如果将其储存为22kHz采样频率的文件,其文件尺寸会降到150KB。以下标明的是不同的采样频率对音质的影响。 48kHz——广播质量——记录数字媒体的广播使用 44kHz——CD音质——高保真音乐和声音 32kHz——接近CD音质——数值摄像机伴音等 22kHz——收音音质——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 11kHz——可接受的音乐——长音乐片断,高质量语音等 5kHz——可接受的语音——简单的声音 。



2、声音的位分辨率

另外一个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就是位分辨率(Bit Reaolution)。位分辨率(或者叫位深度)是指用于描述每个音频采样点的比特位数。它是一个指数,8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8次方(256)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16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16次方(65536)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 同等长度的16位声音尺寸要比8位声音文件尺寸大很多。但16位声音的质量比8位的声音质量也会好很多。我们可以把高分辨率的声音文件转为低分辩率文件,但不要把低的向高的转换,那样只会增加文件尺寸而不会对音质有任何改变。其原因不用我说了吧!以下是位分辨率对音质的影响。 16位——CD音质——高保真音乐和声音 12位——接近CD音质——数值录像机伴音等 8位——收音音质——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 4位——可接受的音质——长音乐片断、高音质语音等 。



什么是录音?

录音即是将声音信号记录在媒质上的过程。将媒质上记录的信号重放出声音来的过程称为放音。录音和放音两过程合称录放音。常见的有唱片录放音,磁带录放音和光学录放音。就录放音制式而言,有单声道和立体声录放音之分。单声道录放音过程包括传声器拾音、放大、录音,再由单个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重放。双声道立体声录放音是基于人的双耳定位效应和双声源听音效应,由双声道系统完成记录和重放声音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声音采集知识:录音制作中声音的采样及分辨率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顾名思义就是分许多轨将乐器和人声分别录进电脑,将来在经过合成后缩混为一个成品。

混响

混响 (reverberation),是物理学现象,声波遇到障碍会反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混响。混响时间的长短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的重要声学特性。

录音

录音即是将声音信号记录在媒质上的过程。将媒质上记录的信号重放出声音来的过程称为放音。录音和放音两过程合称录放音。常见的有唱片录放音,磁带录放音和光学录放音。就录放音制式而言,有单声道和立体声录放音之分。单声道录放音过程包括传声器拾音、放大、录音,再由单个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重放。双声道立体声录放音是基于人的双耳定位效应和双声源听音效应,由双声道系统完成记录和重放声音的过程。

声音采样

声音采样就是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所用到的主要设备便是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即ADC,与之对应的是数/模转换器,即DAC)。采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将通常的模拟音频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0和1,这些0和1便构成了数字音频文件。采样的频率越大则音质越有保证。由于采样频率一定要高于录制的最高频率的两倍才不会产生失真,而人类的听力范围是20Hz~20KHz,所以采样频率至少得是20k×2=40KHz,才能保证不产生低频失真,这也是CD音质采用44.1KHz(稍高于40kHz是为了留有余地)的原因。

曲艺音乐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