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乐理小知识——民谣的特点详析,带你了解民谣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5-17

乐理小知识——民谣的特点详析,带你了解民谣

民谣是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歌唱形式,表现内容十分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甚广,主要是诠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作品来源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根据古老传统民谣改编的曲目,另一种是按照传统民谣风格创作而成的创作民谣,民谣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风尚,因此个具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1、音乐织体和演唱形式

单声部民歌数量较多,壮、苗、侗、瑶、畲、高山等少数民族有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民歌,汉族某些劳动号子中也有领、和相叠的多声部织体。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领和结合等形式,其中以独唱居多。领和结合的形式主要出现在号子、田秧山歌以及部分舞歌中。其中有的是徒歌形式,有的仅有锣鼓伴奏,有的有旋律乐器伴奏。



2、节拍

大体有自由节拍和规整节拍两种。前者多见于山歌和部分儿歌、吟唱调,后者多见于小调和号子。此外还有介乎两者之间的初步规整化的节拍,大多见于小调中的谣曲和一部分谣唱性的山歌。在哈萨克、藏等少数民族民歌中,有自由与规整两种节拍的复合形态。规整节拍中,以2/4、4/4等居多,3/8、3/4、6/8拍和混合复节拍如5/8、7/8等,以及更多变化的复杂节拍都可见到。在有些少数民族民歌中,节拍不仅成为歌种的特征,而且成为该民族民歌的鲜明标志,如朝鲜族、维吾尔族民歌等。



3、音阶、调式

最常见的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和五声性(即以五声为基音)七声音阶。有些地区有构成这一地区民间音乐独特风格色彩的特殊音阶。如陕西北部和中部有清角音和清羽音构成的七声音阶(当地戏曲曲艺艺人称为“苦音”调式)。湖南中部、东部地区有以微升徵和微升商音装饰的特殊音阶。此外,有些少数民族民歌还有自己独特的调式音阶。在汉族民歌中,徵调式最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商调式再次之,角调式最少。



4、曲式

大多为单乐段结构,篇幅较短小,乐句与唱词句式大多相符。乐段内各结构部分大多以对称关系为基础,功能清晰。有些表演性较强的小调,常将几个不同的曲牌联缀演唱,构成二乐段的或多乐段的套曲,前者如《闹五更》,后者如《姑苏风光》(又名《大九连环》)等,它们已带有曲艺音乐的表现特点。此外,许多田秧山歌和劳动号子,由于劳动条件的需要,以致篇幅较长,结构较庞大。



5、衬词和衬腔

这是为中国民歌所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歌曲表现手段。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配唱衬词的片断叫做衬腔,衬腔有大有小,构成完整乐句的衬腔,称为“衬句”。


民谣,并不是一个乐理学上的定义,而更倾向于社会学定义。民谣的特点决定了它广泛的受众面,也让许多民众在毫无乐理知识的情况下,充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因而得以广泛传播。这也是民谣的优势与魅力所在。以上就是关于民谣的特点的相关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民谣

民间流行的、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曲艺音乐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Solo(音乐)

SOLO是一个英文单词,含义为独奏、单独、单独飞行;在录音设备中S是Solo的意思,就是这一轨单独放音;音乐中Solo的意思为独奏曲

音乐结构

旋律是横向的,音符一个接着一个。“结构是附加在这个音符线上的东西。取得结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一个人不能给自己的声音配上”和声“,他需要一位朋友与他一起唱,或者需要一把吉他来弹拨。

CHAMBER POP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贵、精致的一种流行乐,它有一定的古典音乐感觉。Chamber Music一词来自古典音乐,中文叫"室内乐",是种小组弦乐演奏曲式,气氛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