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18
音质是指声音在音响技术中体现,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音量、音高和音色。声音的音量,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也称为音高,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
而在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而在同一音量下。
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真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如果声音的泛音和谐,听起来就优美动听,那么,其音质的数值是由实际比特率决定。
影响音质的几个因素是“音源”(就是音乐文件本身)、“前端”(播放器)和输出介质(就是耳机等输出设备)。
音源的好坏从源头上决定了你将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品质,如果音源素质就不高,即便是你用最好的前段和输出,也听不到好的音质,音源最好就是无损格式,比如FLAC或者APE,假如你的前段不支持,那么320KB/S的MP3和AAC格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前端,主要还是看机器本身对音源的还原度和解析度,因为音乐文件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要把数字转换成你听到的模拟真实声音通过输出介质你才能听得到,那么这个数字到模拟的转换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前段还原度和解析度可以让你听到最接近音源所能提供的最高的音质(也就是最接近于录制成音乐文件之前的那个发音实物的声音)。
对于输出介质,这个东西不用多说,前端输出的声音如果是一定的,那么输出介质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听到前端输出信号的真实品质。
再说一下现在多数人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就是“音质”和“音效”,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就是所谓你听到的声音是否最接近于真实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比如你用MP3听某人唱歌的声音是否接近于这个人真实的在你面前唱歌的声音,或者说你用MP3听一段小提琴的声音是否接近于一个人拿着真的小提琴在你面前演奏的声音,这是“音质”。而“音效”指的是前端或者耳机对“音质”已经决定的某段声音的附加效果,就是所谓的什么超重低音什么的,是对真实的声音的某个方面的加强或者削弱,来改变你的“听感”。一般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在问什么播放器和耳机“音质”好,其实心里想的那个概念只不过是音效。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什么是音质?哪些因素影响音质?”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些帮助。
反馈抑制器
音质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