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月琴的结构基础知识你都了解吗?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6-19

月琴(乐器)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乐中的一种弹拨乐器,在许多音乐会和演出中都有它的演奏表现。月琴的声音甚至可以用“空灵”来形容,它的暖色和大范围的音高是它能够表现中国民间歌曲中情绪的关键。但在学习月琴(乐器)之前,了解其结构和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因为了解应用的乐器总是会更好用。



1. 月琴的历史

月琴作为中国传统民乐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时期。传说中,古代的月琴有12根弦,但这项技术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无法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到了1960年代,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月琴的弦槽中间加上纤维,月琴的发声范围大大提高,现代款式的月琴通常有四根弦。


2. 月琴的结构

月琴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 木制琴体

月琴的琴体通常由红木、梧桐等木制成,琴体中间部分件称为弦槽,其上面是彩画面板、笔画面板、装饰门等。

b. 琴头

琴头是连接琴弦的地方。现代的月琴通常有四根弦,琴头也应该有相应的槽位。琴头上还有一些细节的雕刻,比如云头、鱼尾等,这些精美的雕刻形成了月琴的美丽外观。

c. 弦轴

弦轴是控制琴弦张力的部分,它安装在琴弦上方的琴头上。通过调整弦轴的旋转,调整整个琴弦的张力,改变播放出的音高。

d. 指圈

指圈位于琴体上面,有一定的高度。琴手的手指可以在指圈上面自由地拨弹琴弦。因为月琴使用拨片来弹奏琴弦,而非人手指弹奏,所以指圈不需要太高,这可以使琴手更容易地使用拨片来弹奏琴弦。

e. 拨片

拨片是月琴优秀音色实现的关键。琴手需要使用手中的拨片拨弹琴弦,创造出琴声。在购买拨片时,要注意它的大小和材质,以保证它的了耐用性和适合性。



3. 月琴的弦种

现代月琴通常有四根弦,这四根弦由厚于薄的序排列,最低音的是厚的第一弦(唐·百一郎曾称之为“太”的一弦),最高音的是最薄的第四弦(唐·百一郎曾称之为“丝”的四弦)。月琴的弦张力需要根据琴手的喜好而调整,一般来说,开头会有比较低的个弦旋钮,琴手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弦张力以达到最佳主导感和音色。



总之,月琴(乐器)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弹拨乐器。当你学习它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时,你更有可能了解它的弦种、按弦和指式等技巧。掌握月琴的基础知识和结构能够帮助琴手更好地理解它的机构,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创造出更优美的音乐。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月琴(乐器)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闽南的歌仔戏(芗剧)和歌仔(当地称锦歌,民谣的总称)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