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4-13
琵琶,是我国传统弹拨古典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最早出现在秦朝,秦朝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这就是琵琶,那么琵琶在古代是如何演变的?今天带大家来了解古代的琵琶形态演变的过程。
琵琶揭秘,你知道古代的琵琶形态演变的过程吗?
古代患琶的形制演变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隋唐以前、隋唐时期、以及隋唐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隋唐时期的几百年可以说是瑟琶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最初的秦琵琶
琵琶在隋唐以前被称为“秦琵琶”,这里的秦并非是秦朝的秦,而是西域诸国和其他外国势力对于当时汉朝的称呼,他们称“秦”。因为最初的琵琶是丝绸之路上的西域诸国商人带来中国的,因此往往采用他们对于琵琶的称呼,称为“秦琵琶”。而隋唐时期,因为瑟琶在我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和最初传入我国的琵琶已经大相径庭,因此才将”琵琶”称为隋唐以后的曲相梨形的弹拨乐器。
琵琶最初是从西域诸国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载是在东汉时期,那个时候被称为“批杷”,同音异字,那个时候的枇把是一种马上演秦的乐器,乐师需要骑马用手演秦才可。慢慢的在东汉到三国两晋这段时期,琵琶得到发展,变为了坐弹琵琶。
这段时期的琵琶同样种类繁多,在很多出土的壁画图像上都可以看到,乐山市的乐山伎画像石是存在在今天最早的关于琵琶的图像,它上面记载着的是瓢型短颈直相琵琶。诸如此类,还有众多其它类型的琵琶,比如瓢型曲相琵琶、圆形长柄直相琵琶等等。由此观之,瑟琶的种类并非一种,而是一种弹拨乐器的统称,而如此多的琵琶同样也见证着古代琵琶乐器的繁荣。
除了形状上的变化,演奏技法和曲谱乐器同样为了适应不同的琵琶乐器而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补充。而演秦技法最主要的就是两种,一种是弹秦方式,一种是抱姿,从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来看,我们也可以清楚明确的认识到瑟琶乐器的发展进步。弹秦方式主要有指弹和拨片弹奏,不同种类的瑟琶所使用的弹奏方式也有所不同,而同样不同时期所流行的弹奏方法也有所不同。
(2)专有名词的琵琶
“琵琶“一词专指曲相四弦瑟琶的时候是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时候“琵琶"不在和以前一样指代很多种类。
隋唐时期时古代音乐的高峰,由于两朝对外实行的几乎都是文化开放的政策,再加上方式的华夏大地已经和西方各国有了较为密切的接触,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繁荣,在音乐上也使得东方音乐汲取了西方音乐的精华部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
(3)宋到明的琵琶
从宋代开始,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出现了资产阶级萌芽,虽然最后这点萌芽也混灭在了历史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宋代之后,百姓人口急剧扩大,市民阶层出现,广大百姓对于民间通俗音乐的需求急剧提升,过往大部分存在于王公贵族享受的宫廷乐曲逐渐被传统的民间音乐所取代,使得音乐的种类埃数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民间传统音乐并非像宫廷乐曲一样只有一种,它包含着说唱、民歌、戏曲、器乐以及歌舞等等,而如此多种类的民间音乐兴起则带动着各种种类的乐器适应改善。对于瑟琶来说,它的形制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曲相瑟琶逐渐再次变成了直相琵琶,以往演奏横抱琵琶的抱琴姿势也改变为了竖抱,最具开创性的就是琴面之上出现了”品”,这使得宋朝以后的瑟琶逐渐和现代瑟琶靠拢。
明代形制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使品和相分离,把品放在相的下面,使得琴音越往下音越高,音域也得到了加大,同时在技法和抱姿上也到了适应性的改变,使得横抱改为竖抱。而且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拨片弹奏,指弹代替了拨片的弹奏方式,同时怀抱姿势的改变也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术。琵琶曲的流行是元代的一大特色,《海青拿天鹅》就是现存的最早能够确定现代的琵琶曲,也是从元代开始瑟琶曲才开始记载流传到后年。
以上是:琵琶揭秘,你知道古代的琵琶形态演变的过程吗?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学习到琵琶的古代历史。
琵琶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
CHAMBER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