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古筝如何转调?一文教你学会筝曲调式问题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08

古筝如何转调?一文教你学会筝曲调式问题

古筝转调一般采用的是移动筝码的方法。 即将筝码向左或右,使音降低或升高半音。
G调的转调方法:在D调的基础上,将所有D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A调的转调方法:在D调的基础上,将所有D调的“1”的筝码向左移动,降低半音;
E调的转调方法:在A调的基础上,将所有A调的“1”的筝码向左移动,降低半音;
C调的转调方法:在G调的基础上,将所有G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F调的转调方法:在C调的基础上,将所有C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B调的转调方法:在F调的基础上,将所有F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从曲调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由于音乐思维性质的差别,可约略分为两种类型,即:歌唱性(咏叙性)曲调和朗诵性(宣叙性)曲调。前者较强调音乐的逻辑性,注意曲调的流畅、平稳,曲调结构的均衡、对称、完整,它善于如歌的表达感情,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后者较强调语言的特点,其曲调表情,音高起伏和节奏安排也接近人们生活中的口语和表情达意规律。




在声乐曲调方面,欧洲作曲家所写的一些朗诵性的宣叙调,由于他们的语言是采用轻重律的,因此对词的音律有相应的轻重要求;字的轻重音必须跟音乐的轻重音相合。所用的节奏比较自由,甚至不受以节拍为单位的小节线限制;曲调线比较单一,可以是断断续续,甚至是同音反复。中国的朗诵性曲调具有自己的独特样式:它固然也讲究语言的轻重音,但并不像外国朗诵调那么严格;可是字音的平上去入、声纽清浊,却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是中国民族吟诵音乐的一个重要准则。




音乐的最小结构单位是动机,以曲调为动机的称为旋律动机。要在音程和结构上具有自己的特征,通常隐伏着内在的和声因素,构成个性鲜明的形态,并贯串发展于全曲之中。因此,人们称乐曲的基本动机是曲调发展的“种子”。但不是所有的乐曲曲调都是以动机为基础的,尤其是歌曲的曲调。由于歌曲是由词和曲组成的,它以语言的音节作为词的基本单位,曲调的基础则是以一种类似乐节的、称为歌腔的乐汇作为它的基本结构。

以上就是关于古筝如何转调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