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宝罗(DJ)

宝罗,中国先锋电子音乐家,歌手,混合型制作人

DJ

宝罗(DJ)

宝罗(DJ)基本信息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
生日:1968年12月9日

宝罗(DJ)演艺经历

宝罗(DJ)生于1968年12月9日,宝罗(DJ)1986年开始在国内登台演出;宝罗(DJ)1989年退出流行乐舞台;1990年开始接触其它音乐类型;宝罗(DJ) 1991年开始与乐队合作参加在北京的一些非主流音乐俱乐部中的演出; 1992年在外地举办首次个人演出; 宝罗(DJ)1993年完成了《天堂之花》专辑的曲目创作; 1993年至1996年先后与两家唱片公司签约后又因种种原因与公司解约; 1996年6月底自行投资,开始独立制作个人音乐; 1996年8月完成这张专辑的录音并签约华纳唱片公司; 宝罗(DJ)1999年组建音乐组合“ 北京谈话”。


宝罗(DJ)1986年开始登台在国内巡回演出。

宝罗(DJ)1989年退出舞台。

宝罗(DJ)1990年自组创作小组,开始接触摇滚乐。

宝罗(DJ)1991年与北京的“自我教育”乐队合作,在北京的北京的一些地下俱乐部中参加了多次的演出,接受过来自德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的新闻媒体的访问。

宝罗(DJ)1992年在安徽省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

宝罗(DJ)1993年6月与来香港的大地唱片公司签约,开始制作名为“天堂之花”的首张个人唱片专辑。后对大地提出解约,并于1994年离开大地。

宝罗(DJ)1995年先后两次在中央电视台[CCTV]“东方时空,九五新歌, 栏目中由该台制作和播放了两首MTV--诺言”和“哪里天涯有鲜花”。成为北京非主流音乐圈中第一位在中央电视台上露面并被向全国多次播放的歌手。之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加拿大国家电视有限公司的许多栏目中接受了媒体访问。

宝罗(DJ)1995年与北京的另一支乐队--“穴位”合作,继续在北京的一些音乐俱乐部演出。

宝罗(DJ)1995年4月与北京风行音乐工作室签约,继续制作个人唱片专辑,1996年6月再次与签约公司解约。

也许另类就注定了一条坎坷之路,宝罗在歌坛的发展,正如行者的跋涉,艰苦、漫长、曲折。1993年她与大地唱片签约,开始制作首张专辑《天堂之花》,第二年就因制作的问题与大地解约,1995年再签入风行唱片,但结果仍然是要放弃公司已为其录制完毕的专辑的全部音乐部分并解约。1996年她自行投资在苏放工作室重新开始专辑的录制,而这张专辑的真正发行,则已经是在两年后了,那时的宝罗,终于签到了华纳。好东西最终没有被埋没,有人把这张专辑评价为“蕴含时代情愫的不俗之作”,因为它确实把实验的音乐、完美的演唱、中国民乐的韵调及现代派的朦胧诗词完全地混凝在一起。

天堂之花
《天堂之花》正是宝罗(DJ)音乐行者生涯的写照,她像一个世外隐者,一直《在路上》,在《时光》里穿梭《清唱》,不知道《哪里天涯有鲜花》。而这张唱片之后,宝罗也就真正成了“天堂之花”,无影无踪了。唱片一开始即是点题之作“天堂之花”。在合成器音色的铺陈下,宝罗阴冷的念白给人深刻的印象,虽说没太明白她在念叨什么,我仍然认为这是几年来我听到的国内音乐中最自然真实的念白。从这首歌的音乐上也能大概领略苏放的音乐风格,大量运用合成器,结合民族音乐和Electric New Age元素,具有世界音乐的特色。比较明显的是第四首歌“诞生”,几乎就是一首加了女声吟唱的纯器乐曲。音乐编排上很见心思,尤其是张全胜的马头琴演奏在此处与电子乐的叠加,有珠联壁合的感觉,完全没有可以雕琢的感觉,相当成功。第六首曲子“另一个地方”长度为39秒,非洲部落音乐般的气氛营造得味道十足,同时又可以看作是第七首歌“日光”前奏。

宝罗(DJ)的音乐风格

特点
“日光”以宝罗高亢的吟唱开始,一股强烈的高原音乐气息扑面而来。乐曲中仍然有全胜的马头琴演奏,不过不同于上一曲,全胜在本曲中的演奏融入了更多的新意,听来完全不同于传统马头琴音乐的风格,而更象是先锋派小提琴的乐风。如果我们把宝罗(DJ)的《天堂之花》专辑划分成两大部分来解听,它显然是一条捷径。它所辑录的十二首作品有词有曲的占5首,或无曲或无词的占7首之多。总的来说,《天堂之花》专辑是由古中国的民间韵调和“现代派”的朦胧诗混凝而成。


从音乐部分上来看,宝罗(DJ)和苏放小心翼翼地营造了空灵、虚渺的音乐意境和氛围。Midi制作出来的部份音效一点点类似Enigwa和Deep Forest。在词曲皆明确的5首作品中,除去两个版本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和“在路上”,实际上就剩下了“时光”。而开篇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应该是专辑的代表作之一,宝罗那种带有随意的民间腔调的吟唱,使一种落寞的酸楚在听者心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在路上”和“时光”明显是它的延续,因此也很难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印象,且有不得要领的过度深入和重覆其音乐主题之嫌。

音乐的感觉
从《天堂之花》其它7首作品来看,在词曲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盛行一时的朦胧诗。通篇皆是源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意识,而“天堂之花”和 “你想知道什么”又给人一种与时代脱轨的陈旧感。然而宝罗富于变化的声线和苏放编曲的伴奏部分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词作上的虚无。

如果我们要把宝罗(DJ)的《天堂之花》当做一张游走于主流和另类音乐的Music感很强专辑。那么我们会发现宝罗和苏放的另类素养还是有限的,并且缺乏另类音乐所依赖的精神养份。苏放在制作上的精致要求反而磨损了歌者的锐角和应有的锋利,而宝罗在“你想知道什么”末尾处肆无忌惮的嘶喊是整张专辑唯一的出格,短暂得一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