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鼓和高鼓有什么区别?
扁鼓和高鼓都是打击乐器,它们在形状、演奏方式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形状:扁鼓的形状通常为扁圆形,鼓框由木制,两面蒙皮,用绳索绷紧,鼓面直径一般在37~45厘米之间。而高鼓的形状通常为圆形,鼓框也是由木制,但鼓的一面覆盖着鼓皮,另一面则是空的,而且鼓的直径和高度都比较大。
演奏方式:扁鼓通常置于地上或斜挂在胸前,演奏时右手执木制鼓棰敲击鼓面,左手直接拍击鼓面,也可置于鼓架架上演奏。而高鼓则通常放在特制的座位或架子上,演奏时用双手拍击鼓面,左手拍击正面,右手拍击背面。
用途:扁鼓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常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和杂技团表演等场合。而高鼓则主要用于朝鲜族传统说唱音乐和舞蹈中,如“长鼓舞”和“象帽舞”。
总的来说,扁鼓和高鼓在以上三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扁鼓和高鼓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扁鼓和高鼓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起源和流传: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而高鼓则主要流传于朝鲜族地区。
形状:扁鼓的形状通常为扁圆形,而高鼓的形状通常为圆形。
演奏方式:扁鼓通常置于地上或斜挂在胸前,演奏时右手执木制鼓棰敲击鼓面,左手直接拍击鼓面,也可置于鼓架架上演奏。而高鼓则主要是放在特制的座位或架子上,演奏时用双手拍击鼓面。
音量和音色:一般来说,高鼓的音量较大,音色深沉有力,而扁鼓的音色相对柔和轻快。
用途场合:扁鼓流行于中国北方等省区以及蒙古、藏等地区,常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等场合。而高鼓则主要用于朝鲜族传统说唱音乐和舞蹈中,如“长鼓舞”和“象帽舞”。
总体来说,扁鼓和高鼓在形状、演奏方式、音量和音色以及用途场合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有用)
(没用)
扁鼓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
电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