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中国传统鼓有几种?

发布时间:2024-01-16 发布用户: 電鰻小姐 标签:

问题概述:

中国传统鼓有几种?鼓有什么演奏技巧?

中国传统鼓有几种?

中国传统鼓的种类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鼓:


1. 堂鼓:又称为同鼓,外形与大鼓相同但较小,常常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

2. 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声音响亮,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

3. 腰鼓:相传由外来鼓羯鼓演变而来,鼓身中间粗,两端细,蒙以牛皮或骡子皮,常由舞者挂于腰侧,执双槌边击边舞。

4. 花盆鼓:又叫南堂鼓,由堂鼓演变而来,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广泛用于京剧等各种地方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独奏。

5. 落地鼓:也叫大鼓,是鼓的种类中形体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发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于器乐合奏、舞蹈和戏曲伴奏。

6. 渔鼓:又叫道情鼓,是一种单面皮膜鼓,通常与渔鼓筒、渔鼓板一起使用,常用于民间说唱和舞蹈表演中。

7. 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发音低而响亮,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8. 点鼓:又叫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中间微高,边缘渐低,两面蒙以牛皮敲击时声音低沉雄厚。

9. 朝鲜族长鼓:朝鲜族长鼓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表演中唯一的打击乐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除了以上列举的鼓外,中国传统鼓还有许多其他种类。这些传统鼓的形状、大小、材质、使用方式和用途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和技艺。


鼓有什么演奏技巧?

鼓的演奏技巧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技巧:


1. 基本姿势:在演奏鼓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站立时双脚微开,与肩同宽,左手握住鼓棒,右手用鼓槌敲击鼓面,双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注意保持平衡。

2. 敲打鼓面:敲击鼓面是鼓的基本打法之一。使用右手自然的摆动敲击鼓面,击鼓时不宜太用力,要遵循“有力不劲、真实不虚”的原则,避免伤害到自己的手。

3. 掌面法:掌面法是中国大鼓演奏中的另一种常用技巧。在掌面时,应该保持掌心与鼓面平行,用掌心均匀地敲击鼓。掌面的力度可以跟据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以达到音乐效果的要求。

4. 借力法:借力法是中国大鼓演奏者经常运用的一种技巧。借助身体的重量和自然的摆动,让手臂和手腕自然地产生力量,增加敲击的力度和效果。

5. 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在练习时,可以使用节拍器进行辅助练习。八分音符的口诀是“1-Trip-Let”,十六分音符的口诀是“1 e + a”,通过念口诀并配合节拍器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节奏感和击鼓技巧。

6. 三十二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由于速度太快可能念不清。


除了以上技巧外,鼓的演奏技巧还有很多种,如脚踏大鼓、单跳、双跳等。演奏者需要在熟练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根据音乐作品和个人风格进行灵活运用。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乐器相关百科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主要流传于北京密云县。清朝就有诗云:“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密云蔡家洼的五音大鼓是现存演唱组合完整、伴奏乐器齐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形态。

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鼓棒

枫木的木纹纹理漂亮,木质轻、演奏起来较敏捷,音色柔和。较适用与流行,JAZZ,FUNK等风格。

非洲鼓

非洲鼓,是一个俗称,通常指的是来自西非的Djembe(金贝鼓,坚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传统上,Djembe是徒手演奏,主要有低、中、高三个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与特定生活场景相关的鼓曲,来给舞者和歌手伴奏。现在Djembe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乐、培训领域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