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胡和二胡拉法—样吗?
四胡和二胡的拉法基本一致,但在演奏方法和表现风格上存在一些区别。
1. 定弦与音域:四胡的定弦通常为纯四度或纯五度关系,与二胡不同。另外,四胡的音域较宽,可以演奏低沉、浑厚的旋律,而二胡则更多地被用于演奏明亮、轻快的旋律。
2. 演奏姿势:四胡的演奏姿势比较特别,演奏者通常采用坐姿,将琴筒放在两腿中间,左手持琴,右手持弓。而二胡则通常采用站立姿势,将琴筒放在左腿上。
3. 指法技巧:四胡和二胡的指法技巧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滑音、拨弦、泛音等。但是,四胡的演奏方法更为复杂,要求手指灵活、力度控制精确。尤其是左手的中指或无名指被用来按弦时,需要从弦下以指甲顶弦来代替按弦,有时还从弦下弹弦,用以制造特定的音响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四胡和二胡在拉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具体的演奏方法和表现风格上还是存在差异的。
四胡的构造有哪些主要部分?
四胡主要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
1. 共鸣筒:是四胡的主体部分之一,起着扩音和支撑的作用。共鸣筒有铜制和木制两种,木制者通常呈八方形,用红木、花梨木或硬杂木制作,筒长13.2~13.8厘米,前口外径(对角)为8~10厘米;铜制者通常呈圆筒形,用薄黄铜片卷焊而成,筒长13.3~14厘米,外径为6.8~9厘米。筒前口通常蒙以蟒皮、牛皮或羊皮,筒后口加边框。
2. 琴头:位于四胡的顶部,通常由硬木制成,形状为平顶或略向后斜,上面镶有骨饰。
3. 琴杆:连接共鸣筒和弦轴的部分,通常由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长度在79~85厘米之间,直径在2~2.4厘米之间。琴杆的上部呈方形柱状体,其中央设有弦轴。
4. 弦轴:位于琴杆上端,呈圆锥形,轴顶加骨片为饰。弦轴多使用红木制作,呈圆锥形。
5. 千斤钩:位于琴杆的中下部,用于悬挂重物或调节琴弦张力。
6. 琴马:位于共鸣筒的下方,是四胡的重要震动部分之一,起着传输声音的作用。
7. 琴弦:通常有四条丝弦或钢丝弦构成,分为两组,每组两根。
8. 琴弓:由细竹拴马尾制成,弓长在75厘米左右。
以上是四胡的主要构造部分,各部分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了四胡的演奏过程。
(有用)
(没用)
四胡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
电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