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中国都有什么鼓?

发布时间:2023-12-15 发布用户: 電鰻小姐 标签:

问题概述:

中国都有什么鼓?中国鼓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都有什么鼓?

中国有许多种鼓,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类型:


龙鼓:龙鼓又称单皮鼓、小单鼓。在各类民间鼓种中,龙鼓的适用范围最广,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它一般由蒙着蟒蛇皮的鼓身和用牛筋或丝绳制成的鼓鞭两部分组成。

大堂鼓:大堂鼓属于低音鼓,音色低沉、浑厚、穿透力强。其大而长,体积一般为直径0.5米,长1米左右。

板鼓:板鼓是一种单面鼓,因在演奏时用手指敲击鼓面发出“笃、笃”声而得名,其音色清脆、透亮,宜于演奏明快、流畅的曲调。

战鼓:战鼓也叫大鼓,是中国打击乐器中的大鼓,其地位相当于西洋乐队中的大鼓。

腰鼓:腰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中间有点胖,挂在腰间敲打。

拨浪鼓:拨浪鼓是一种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古老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

八角鼓:八角鼓是满、汉两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

太平鼓:太平鼓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民间舞蹈乐器,主要用于“踩高跷”中伴舞和表演上寿等民间习俗活动。


中国鼓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材料制成的鼓来敲击,包括石头、木头、皮革等。最早的鼓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鼓的形状和材料都比较简单,主要用于祭祀和仪式等场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鼓的形状和材料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逐渐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包括宗教、仪式、娱乐和战争等。在古代中国,鼓是寺庙、宫殿和军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同时也是民间舞蹈和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道具。

据史书记载,中国鼓最早出现在商代时期,当时已经有多种不同形状和材料的鼓出现,如木鼓、皮鼓、石鼓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建鼓”,据说是由夏朝时期的乐师仓颉发明的,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古代,“建鼓”还被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行进和战斗,因此也被称为“战鼓”。

总的来说,中国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悠久,其形状和材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都有所不同,但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乐器相关百科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主要流传于北京密云县。清朝就有诗云:“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密云蔡家洼的五音大鼓是现存演唱组合完整、伴奏乐器齐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形态。

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鼓棒

枫木的木纹纹理漂亮,木质轻、演奏起来较敏捷,音色柔和。较适用与流行,JAZZ,FUNK等风格。

非洲鼓

非洲鼓,是一个俗称,通常指的是来自西非的Djembe(金贝鼓,坚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传统上,Djembe是徒手演奏,主要有低、中、高三个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与特定生活场景相关的鼓曲,来给舞者和歌手伴奏。现在Djembe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乐、培训领域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