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分类有哪些?
鼓的分类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鼓类型:
1.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于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功能不同而被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腰鼓在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为现代形式。
2. 两杖鼓:也称为狼帐鼓。流行于福州地区鼓由木头制成,全长约70厘米。中间小,两端粗而空心。两面都覆盖着牛皮或蟒蛇皮。滚筒表面的直径约为30厘米。鼓皮安装在金属环上并用绳索拉紧。发音为用木棰打击或用手拍击,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3. 花盆鼓:因大鼓面小鼓底而得名,形似花盆。由塘堂鼓演变而来,又称南堂鼓。因其形似缸,故又有缸鼓之称。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独奏。
总的来说,鼓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按照鼓的结构、材质、尺寸、用途、演奏方式等等进行分类。
腰鼓在哪个地区或文化中广泛使用?
腰鼓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主要在中国的陕北地区广泛使用,特别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它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陕北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安塞腰鼓的表演中,表演者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的特点,展现出刚劲激昂、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与性格。腰鼓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使用,例如两杖鼓在福州地区被称为“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花盆鼓则在京剧等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独奏中广泛使用。
(有用)
(没用)
五音大鼓
太平鼓
鼓棒
非洲鼓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