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民族乐器)有哪些?
阮民族乐器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这些阮的音色柔和、恬静、富有诗意,既适合表现优雅、宁静的情绪,也能够演绎欢快、热烈的场景。
阮(民族乐器)的主要结构?
阮民族乐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
琴头和琴颈是用两块硬质木料胶合而成,琴头顶端多饰以民族风格的雕刻,琴颈上粘有指板,指板上嵌有24个音品,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
琴身是一个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在面板上胶有琴品和开有出音孔。弦轴有4个,除用普通弦轴外,也可用齿轮铜轴。
琴弦使用丝弦、肠衣弦或金属弦。制作阮所用的材料大致和琵琶相同,琴颈和琴身框板还可使用椴木或杨木,面背板都使用桐木,指板用红木,弦轴可用红木、黄杨或黄檀等。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琴身的圆度准确、面背板平整光滑、琴颈和琴身在一个平面上,各部胶接严密牢固,音品间距准确,表面涂漆匀净、木纹清透。这些细节决定了阮的最终音质和使用寿命。
(有用)
(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