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中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在乐理中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 十二平均律是由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现。
十二平均律是指八度的音程按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称为全音。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巧合。这是因为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波长比(即1/2的7/12次方)约为0.6674,与2/3,约为0.6667,非常接近。
由于波长与弦长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因此波长关系可以转化为弦的长短关系。所以即使在16世纪,那个西方物理学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发现机械波的时代,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就利用他精湛的数学计算能力,发现了这一近似值规律,这也是一件十分伟大和令人赞叹的事。
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现在音乐为什么还要用十二平均律呢?
十二平均律是把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份,组成一个音阶,相邻两个音的频率比是相同的。这也说明十二平均律的五度不是那么纯了,好处是转调很方便。总之现代音乐中,弦乐器用五度相生律,钢琴之类的键盘乐器用十二平均律,是不同的音乐和乐器遵循不同的律制。
(有用)
(没用)
十二平均律
柔板
小行板
广板
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