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琴的特点有哪些
三弦的音量较大,音色浑厚,变化的幅度较大。分小三弦与大三弦两种。北方各种大鼓、单弦等曲艺,多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弹词类曲艺、昆曲等剧种和丝竹类器乐合奏,多用小三弦。
三弦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弹、挑、双弹、双挑、扫、轮、搓等。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成。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
三线琴的起源
三弦起源何时尚无定论,据传源自秦汉时期的弦鼗,而“三弦”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但文中未详细记述“三弦”形制。三弦兴盛于元代,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随着四川广元南宋墓伎乐石雕和河南焦作金墓三弦乐俑的出土,可知三弦早于元代就已出现。
(有用)
(没用)
三线琴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
电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