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音乐的体裁(类型)都有什么
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
组曲(Suite)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莫扎特之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类似。
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etude)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田园曲(pa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诗模仿木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品。
室内乐(chamber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r)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quarter)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二、古典音乐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中世纪时期(1450年前):单声部教堂音乐为主,以格利高里圣咏为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多声部复调音乐盛行,器乐开始兴起。
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巴赫、维瓦尔第等著名音乐家诞生,音乐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器乐曲盛行,数字低音、调性体系等概念出现。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这一时期的音乐单纯、明朗、优美、均衡为主要特点,数字低音已经舍弃不用,表现手法丰富,奏鸣曲等各种曲式确立。莫扎特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浪漫主义时期(1820-1910年):现在说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绝大部分出现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作曲家和优秀的作品。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末期、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浪漫主义时期特点是音乐开始有标题,作曲家不再纯粹追求音乐美感,而是表达个人情感,呈现以德奥为主流,民族、地域风格各具特色的趋势。
20世纪(1900-现在):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近现代音乐流派出现。
(有用)
(没用)
古典音乐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
CHAMBER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