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小调的特点是什么?
小调的旋律风格总体而言比较流畅温润,柔和抒情。恰似山谷中涓涓流淌的小溪,虽不张扬破谷之势,却充满内在张力。
不过,小调的旋律进行手法较之山歌更具丰富的变化。在一个地区的山歌中,要么以跳进旋法为主,要么主要用级进的手法。而一个地区的小调旋律,则往往跳进与级进兼而使用。
这首陕北的小调《走西口》,旋律以级进为主,但间或使用的大跳音程加强了音调的地方色彩,突出了歌曲“走西口”的氛围。
山西民歌《桃花红来杏花白》,由于将该地区山歌(山曲)中常用的四度跳进穿插其间,甚至采用了下行六度大跳音程,淡化了山歌与小调的歌种界限,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南方地区的小调,旋律的跳进常常甚至比当地的山歌运用得更加频繁,这丰富了小调的艺术表现力。
四川民歌《绣荷包》中,五声性级进为主的旋律结合四度、五度跳进甚至六度大跳的旋法,音乐显得热情、活泼、流畅而富于变化,扩大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在旋律线条的走向上,较之山歌大多呈单纯的弧线上扬状或高声区的平直延伸状后弧线下抑的一般常见模式,小调的旋律线条更加曲折多样。
《茉莉花》的旋律线条非常曲折婉转,如将其旋法中的节拍因素隐去(取平均值),用曲线图来表示音高的变化进行状态,则曲折的旋律线一览无遗。
理论中的旋律小调行为有哪些?
c旋律小调上行为: C、D、E♭、F、G、A、B、C
c旋律小调下行为: C、B♭、A♭、G、F、E♭、D、C
a旋律小调上行为: A、B、C、D、E、F♯、G♯、A
a旋律小调下行为: A、G、F、E、D、C、B、A。
(有用)
(没用)
旋律小调
柔板
小行板
广板
庄板
小快板
中板(音乐术语)
行板
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