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追求极致高保真的音质:
一、性价比因素
同样素质的家庭影院系统和HiFi系统价格简直是天壤之别,同价位的AV功放和立体声HIFI功放在声音素质上也是无法相比的,这个算是发烧界的常识。
就像单反和微单拍照出来的效果,能一样?同样5万元的系统:组成2.0HiFi算是高级HiFi入门,如果系统搭配合理、房间条件也非常好、并由大神级的老烧精心调校整个系统的话,5W的系统也许能勉强达到HI-END级别;而对5.1甚至7.1系统来说,只能达到HiFi系统中的5~6成效果。
如果追求同样声音素质,单声道花1万,双声道花2万,多声道可能就要花5万了。而对一般发烧友来说,听人声、交响乐、古典乐等双声道甚至单声道足以。
二、技术指标因素
更贴切一点说,应该是两种系统追求不一样。家庭影院系统简称AV系统,由英文单词AUDIO(音频)和VIDEO(图像)组成,所以AV的最高境界是声图并茂。它所追求的是音效,是日常生活里上下左右前后声音的包围感。如歌手的演唱会,和HIFI不同,听DOLBY和DTS的HD以上格式音效时,你犹如置身剧场,除了前方乐队和演唱者的声音,更多的是来自于你前后左右的人鼓掌声、欢呼声、呐喊声,这就是“现场感”。所以AV系统追求的是气氛,不只是乐队和演唱者的声音,还有环境的噪音。
而HiFi系统通常来说只有音频,且非常强调“高保真“,高保真的含义是要求音响设备在重放过程中对声音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处理,以还原声源的本来面貌,强调的是原汁原味。所以,除了楼主所提到的解析度、声场、定位等,HiFi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失真度“,而这一点恰恰就是AV系统的短板。
三、听感不同
HiFi系统出来的声音是清晰的,注重音乐味道,注重背景宁静而突出音乐,因此感觉是清水流过新田的感觉,犹如溪流与湖水,在听感上声音更绵密、细节更丰富。发烧友喜爱的大型交响乐、古典音乐以及人声,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室内完成录制,整个声场来自于前方,没有后面或者侧面的参与。用优秀的HiFi系统细细地欣赏,能让你轻易感受到声音的线条感,甚至能将表演者的状态、特点、技巧都能刻画得很深。
什么是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在音响技术中体现,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音量、音高和音色。声音的音量,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也称为音高,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
而在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而在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真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
(有用)
(没用)
反馈抑制器
音质
曲艺音乐
Solo(音乐)
音乐结构
CHAMBER POP
Groove(音乐)
世界音乐
不插电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