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中国和日本曲调差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03 发布用户: KoLaoYe 标签: 曲调

问题概述:

中国和日本曲调差异有哪些?中国五声调式与日本调式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曲调差异有哪些?

1、日本民族民间音乐用的都是五声音阶性质的曲调。日本民歌最常用的调式称为“日本民歌调式”(原文:民谣音阶),其调式音列与我国的La—Re调式相同,以羽(6)和商(2)为核音,日本民歌的旋律进行和基本音调,以四度三音列(如6 1 2或3 5 6等)为基础。此外,日本民歌的曲调也有用“律调式”(音列相当于我国五声徵调式)的。还有一部分日本民歌采用日本传统音乐的典型调式,叫做“都节调式”。如原来是传统音乐筝歌的日本民歌《樱花》,就是用都节调式构成的。它的特征是:主音及其上方另一个核音为纯五度关系,两个核音上方的音都是小二度关系(如3 4 6 7 1 3)。有半音关系的五声音阶性质妁调式还有“琉球调式”,“去四七小调式”等。所谓“去四七小调式”,就是在自然小调式的音列中除去了主音上方的四度(四级)音和七度(七级)音的调式(如6 7 1 3 4 6,已除去2和5)。大家熟悉的《五木催眠歌》就是由去四七小调式构成的。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调式是四种:日本民歌调式、律调式、都节调式、琉球调式。
2、中国古时的音律也分为十二个半音,各律名称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按五度相生法产生。后于明朝始创十二平均律。这十二个名称也就是古人所用的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黄钟的音高相当于现在国际通用音律的f 1。
古时的定音器是十二个规定长度的竹管。其中黄钟律管的长度约合现在的25.36厘米。这个长度也是古时的长度单位,叫“夏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人民画报》上发表了马王堆出土的十二律管的图片,其最长的那只长度为25.4厘米。)
因宫、商、角、徵、羽没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种民族调式音阶都可以有十二种不同的高度。不过现代人不会习惯“黄钟宫”、“大吕宫”之类的语言。因此,在说明音阶高度时采取土洋结合的方式,即“C宫调式”、“D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相当于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关系。用简谱记谱时,也可记成4、5、6、1、2(前三个音是低音,因这里无法加低音点而写成了中音。下同)或5、6、7、2、3。因为它们都符合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所以,中学教科书上说宫、商、角、徵、羽就是1、2、3、5、6是不够严谨的,只能说“相当于”1、2、3、5、6。


中国五声调式与日本调式的关系?

中国调式是12356,日本调式是67134为什么两个调式从听感上相差那么大?下面从乐理角度说一下个人见解。自然大调中,音阶是1234567,3与4之间是半音关系(没有黑键),7与1之间也是半音关系。半音关系的两个音放在一起做音阶会听起来很挤,听感就很忧郁阴暗,如果音程隔得很开就听起来很欢快明亮。观察下中国的五声调式12356,由于3与4之间,7与1之间是半音关系,隔得太近了,所以中国调式把4音和7音去掉了。这样音程很开,很开阔的感觉。但是日本调式正好相反67134,3和4,7和1全占了,就是要这种很挤很忧郁的感觉。

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没用)

乐理相关百科

曲调

曲调,音乐的首要要素,是歌唱性的、能够表达一定乐思的或主要的旋律的统称。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和谐运动。

柔板

柔板、慢板属于音乐术语中的速度术语,表示乐曲根据不同表现需要而行进的速度。柔板表示乐曲悠闲、柔和,每分钟拍数56;慢板表示慢慢的,每分钟拍数52。两者都属于慢速。除此之外还有快板、行板等,这些都是用来表示乐曲行进速度的,节拍的速率,大致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

小行板

小行板,音乐速度术语,记号Andantino(每分钟70-75拍),指比稍缓的速度(即行板)稍微快的速度(有时可理解为微急的)。属中慢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广板

广板是音乐的基本速度术语每分钟46拍,属于慢速。

庄板

庄板是一种音乐的速度术语,每分钟40拍。

小快板

小快板指每分钟的节拍速率在108左右的音乐节奏。

中板(音乐术语)

行板出自意大利语,原意为“行路”,通译为“行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行板

行板出自意大利语,原意为“行路”,通译为“行板”,“行板”的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

基音

基音,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这些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音就是基音(fundamental tone),其余为泛音。